• 27阅读
  • 0回复

女性人才的摇篮——访中华女子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女性人才的摇篮
  ——访中华女子学院
  刘卫星
  北京亚运村东姜庄湖畔有一座中华女子学院,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兼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职能的女子高等院校。翻开院史,方知这座年轻校园的背后,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9月的河北省北平女子职业学校。
  美,是女子学院给人的第一感觉。环境美,人更美。校园里、地板上看不到一片碎纸屑。严守校规“微笑着问候路过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学生们,与美丽的校园相得益彰。“我们的校舍,是靠社会捐助建起来的,如果我们管理不好这所学校,真的对不住大家。”学院党委书记安树芬女士说。
  现在高校竞争很激烈,办好一所大学,必须办出自己的特点。用校长回春茹的话说:“外语系,我们赶不上外语学院,法律系,我们不如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实力雄厚的名牌大学,但我们的特长是女性教育,在培养妇女问题专职翻译,培养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专职律师方面,我们是最好的。”在他们的努力下,“学前教育管理专业”、“妇女工作管理专业”都取得了北京市成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证书。
  建院以来,学院共培养了2万余名学生。早在1991年,中华女子学院就已经步入了A级院校的行列。1997年在国家教委组织的成人高校综合质量评估中,学院荣获优等,在全国1138所成人高等院校中,仅有51所获此殊荣。
  中华女子学院门口,立着一块标牌:“健康学生请不要乘坐电梯”。初见此景,我颇有些诧异。老师们说这是学院教育思想的体现。新生入校的第一课,老师们从怎么吃饭,如何拿筷子,从女性的坐、站、行,到什么是黄线意识等等,事无巨细都一一讲到。学院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经费,开展实践基地的建设。现在已经建成的有法律系的模拟法庭、计算机房、财会模拟实验室、服装工艺室等等。把课堂搬到实验室,为的是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女性人才。
  提起自己的学生,校长回春茹非常得意:“我们的学生少有娇骄二气。有一次,我们和外校搞联谊爬香山,我们的学生没有一个掉队的,噌噌噌就爬上了山顶。而别的学校的女生,男生帮她们背着包,还气喘吁吁地一步三停。我们搬新校址时,10万多平方米的校园,大都是我们这帮女学生一块砖一块砖地干出来的。”
  学生在计算机房上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