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要依法治理金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要依法治理金融
  夏斌 胡哲一
  最近,江泽民同志突出地强调了依法治理金融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
  现代经济是市场化经济,金融活动已与资源配置、资金供求、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等紧密联系并相互渗透,其对经济具有强烈的激化与扩张作用,是“晴雨表”和“推进器”。现代经济是高度货币化经济,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条件,货币政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金融业是社会信用中介,金融信用是经济社会中各种信用关系的重要基础与集中体现,没有规范和权威的金融信用,不可能有健全的现代经济基础。现代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全球市场一体化,金融业以快速、高效的资金流与信息流等多种金融服务,为经济向广度与深度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金融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这一性质决定了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且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金融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迅速增加,发生金融风波或金融危机的现实可能性日益增大。由于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涉及面广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是个别和局部的金融风险事件也完全可能酿成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潮,进而引发全局性的金融危机。其一旦爆发,轻则造成资金重大损失和局部动荡,重则直接危及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安全。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上金融风波此起彼伏。当人们还没有从墨西哥、俄罗斯和阿尔巴尼亚的金融危机中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去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震动全球,给好些国家乃至亚洲和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留给人们一条极其重要的警示:如果违反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忽视金融安全,疏于风险防范,总有一天会大祸临头,其损失与破坏力不可估量。所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确保金融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仍保持安全平稳运行。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转轨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困难正加快向金融领域转移并积聚,金融领域的许多问题已日益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潜伏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威胁我国金融安全,从而影响经济与社会稳定。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意义和作用,已远远超过了金融自身的行业范畴。
  确保金融安全,千头万绪,关键是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当前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产生尽管有许多原因,但根子是金融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经过多年努力,金融法律、法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就完善金融法制和严格依法办事来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近年来出现的许多金融违法大案、要案和严重事件,无一不与金融法治不力直接相关。在极少数地方、部门和金融机构,无视金融法律、法规,肆意违法违规,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加上少数不法分子兴风作浪,浑水摸鱼,导致金融秩序极其混乱,金融风险事件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和国家利益带来巨大损失,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这些金融问题虽然只是个别和局部的,但其对整个金融安全的威胁和破坏性决不可轻视,必须抓紧时间,从加强金融立法入手,依法规范任何部门、机构和个人的金融行为,把一切金融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培育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
  有效抵御国际金融风险,除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积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依法加强外债、外汇管理和对境外金融机构的监管,改进和加强对涉外金融活动与资本流动的监管,主动防范涉外金融风险。依法治理金融,既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其他各项金融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不重视依法治理,没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和安定的金融环境,整天忙于“救火”,再好的金融改革措施也不能见效。只有把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与深化金融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将金融改革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顺利实现中央提出的金融改革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