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凭实绩用干部 依考核定奖惩 内蒙古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基层

  凭实绩用干部 依考核定奖惩
  内蒙古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本报呼和浩特6月14日电 记者陈鹏报道: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采访时获悉,该区凭实绩用干部,依据考核情况决定奖惩,有力地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
  去年5月15日,内蒙古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公布了全自治区上一年度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结果。随后,实绩考核中被评为较差的自治区卫生厅厅长、冶金机械厅厅长等被就地免职,2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79名科级干部也因他们在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不称职,分别被免职、降职、撤职或转为待岗、转任非领导职务。这在全自治区引起很大反响。
  如何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按什么标准选拔和任用干部,推动干部制度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本区实际,决定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自治区党委于1996年初推出了《内蒙古党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决定》。很快地,实绩考核工作在全区的苏木乡镇以上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中施行。
  内蒙古抓实绩考核的特点是“三制一体”,即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将考核评价制和升降奖惩制与之相衔接。
  每年年初,他们分别与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确定当年的工作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了党委、政府及所属各部门各项中心工作。这些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便于分解、监控、考核和评价。年底由组织和考核部门负责考核。为了保证年底考核时的真实性,他们采取了“上评下、下评上、横向互评”,动态管理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及建立考核责任制度、举报申诉制度等方法,并在考核时请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税务等部门的人员参加,确保实绩考核考真考实。
  实绩考核的生命力在于如何运用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措施。内蒙古实绩考核的最大特点是敢动真格。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说:“只要考核成绩出台,被评为较差的单位和个人,就应该认真进行整顿和处理。”目前,全自治区1997年度考核工作已经完成,各盟市对所属部门、旗县在考核结果的使用上普遍加大了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有127名担任科、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因被考核为实绩较差而被免职或降职,149名领导干部被诫勉。
  实绩考核推动了自治区的各项工作。在伊盟,组织部长高俊义介绍,这个盟1991年到1995年每年财政收入以6000万元的幅度上升,而实行实绩考核后的两年中,上升幅度分别为2亿元和3亿元。
  不少人认为,实绩考核有助于推动各项工作,它从机制上使广大干部都动起来了,使真正的人才从“赛马”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