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第一个误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3
第4版(体育)
专栏:

  “第一个误判”
  本报记者 王芳
  意大利队靠一个点球,以2∶2战平智利队。这个点球已引起争议。今天,法国《队报》甚至把它列为“世界杯赛上的第一个误判”。
  昨天比赛临近结束时,意大利队18号巴乔在智利队禁区右前方踢出一脚传中球,正好碰在对方后卫福恩特斯的右手上,巴乔拼命示意。至少在15米以外的、来自尼日利亚的裁判鲍查多略犹豫一下,鸣笛判罚点球,从而救了意大利队。
  对于这个点球,争议集中在有意还是无意上。一些报纸大段引用比赛规则,并刊登照片,认为如果队员有意识用胳膊触及球,这应罚;如果“球只是偶然地碰到队员的胳膊”,就不该罚。而智利的那名队员肯定不是有意的,不属犯规。因此,有人称巴乔是“一个可疑的点球的作者”,“一个名人加一个点球,一切都成了魔术”。
  赛后,智利人对这个点球则十分平静,没有抗议,也没人叫这是一个丑闻。
  福恩特斯作为当事人,说“我是碰到了球,但我从没有想犯这个错误。球是在运动中碰上的,不应该罚”。他幽默地说,“这位裁判可能被意大利队白色球衣的分量压垮了”。智利队教练阿科斯塔老老实实地说:“那时我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有人注意到,当时全场鸦雀无声。
  意大利队在与媒体接触中,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是在巴乔如何踢进点球上做文章,大讲上一次在美国与巴西决赛时怎么踢失,这次怎么踢进。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说,“用手主动击球的行为应该判罚”。但他又说,“有时很难判断主动与被动”。
  这件事如何处理?当值裁判会不会受到处分?据说,这要根据这场比赛的裁判监督、来自叙利亚的布佐提交的报告来定。
  (本报巴黎6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