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波澜不惊——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简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7
第8版(体育)
专栏:

  波澜不惊
  ——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简析
  本报记者 曹焕荣
  至15日晚,参加世界杯赛的32支队伍全部亮相。与赛场外球迷冲突、票务纠纷等热点不断的局面相反,赛场内并没有更多的新闻爆出。从第一轮看,人们的推测大都灵验,该赢的都赢了,就连尼日利亚胜西班牙也不能算作“冷门”。
  几个第一
  有几个第一,给人们留下想象空间:
  第一个球是巴西队员在开赛5分钟时踢进的。这之后,16场比赛共踢进37个球,平均每场2.31个。1994年美国世界杯赛预赛第一回合12场比赛平均进了2.5个,1990年进了2.25个。这说明,至少在开始阶段,看不出各队的攻击力有什么大的提高。关于用新型材料制成的三色足球能使本届杯赛多进球的判断,还得不到证实。
  第一个点球判给了苏格兰队,由科林斯主罚命中。关于裁判,是世界杯上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这16场比赛中围绕裁判的争议不多,就连救了意大利队一命的那个带有误判嫌疑的点球,也未引起大的风波。
  第一个被新规则罚下的是韩国队员河锡舟。他在背后铲球,按国际足联新规则该亮“红牌”。问题是,在他之前,背后铲球的出现不止一次,为什么那些不罚,或只是吃张“黄牌”了事?国际足坛是不是有“欺弱”的一面?好在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有话了。他昨天看了德美之战后,对身后铲球等动作未被判罚的做法表示不解,说再不改善,他就要直接过问了。
  定位球制胜
  回顾第一轮比赛,可以看到:靠角球、点球、任意球取胜的场次明显增加。定位球成了各队得分的重要手段。
  本届杯赛前,定位球的作用实际是在下降。在1992年的欧洲杯赛上,利用罚定位球机会进的球,占总进球数的40%;1994年的世界杯赛为31%;1996年的欧洲杯赛又减到28%。令人奇怪的是,这次前16场比赛,竟上升到约50%。突出的是角球。巴西队的第一个入球,丹麦队制胜的一个入球,都是罚角球的结果。
  对此,目前很难下结论。也许各队总结后会加强对定位球的防守,使这个比例降下去。但是,应该看到,各队普遍重视定位球的踢法。在这次大赛前的训练中,定位球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据法国《解放报》介绍,有的队甚至连罚球时每个队员的位置、几个队员间的组合、上一次罚球方式与下一次的变化,都反复演练过。因为在呈动态的比赛中,唯有定位球是可以事先设计的。
  形势明朗
  虽打了一个回合,各组的形势总的说并不复杂。第二轮是一个转折点。一般两场比赛过后,16支出线队可知道一半左右了。
  此间一种判断是,经过第二轮,法国、丹麦、克罗地亚、阿根廷就可以踏进决赛圈。他们第二轮的对手分别是已输过一场的沙特阿拉伯、南非、日本、牙买加,实力较弱。而这四个队加上苏格兰,已被列入第二轮后就将出局的队。
  伊朗队与美国队的比赛,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一场,记者的入场券早在世界杯赛开幕前就告罄。当然,这场比赛已被赋予别的色彩。伊朗胜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本报巴黎6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