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论润物无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7
第1版(要闻)
专栏:

  论润物无声
  本报评论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特别是其中的“润物细无声”,对于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启示。
  “润物细无声”的可贵之处在于,一是“细”,细致入微,点点入地;一是“无声”,默默无闻地渗入,不声不响地滋润,而且是“当春发生”,善于应时;“随风潜入”,善于借势。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声势,但是,主要的、大量的、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扎扎实实、“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润物细无声”,就是要细致周到、因势利导,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去;就是要善于把政治思想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思想和感情同时到位,讲道理与办实事一起进行;就是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善于抓典型带一般,也要善于区别不同情况不同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大道理转化成具体的道理。
  对于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亟待改进之处。现在的通病是,工作没做多少,造的声势很大,叫做“雷声大,雨点稀”;不是区别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是照本宣科,强求一律;不是和风细雨,娓娓谈心,而是颐指气使,板着面孔“训人”;不是胸有成竹,高屋建瓴,而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凡此种种,都有悖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和规律。
  成事在人,关键在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涉及人的整个复杂性。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就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特别要在研究人上下功夫,努力把握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心态、愿望和追求,入情入理地将中央精神以及有关知识、情势、利害得失告诉人们,使之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加生动务实充满活力,帮助人们在困难面前挺起腰杆,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在远大目标面前,同心协力,励精图治。
  当然,最根本的贯彻始终的还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人民群众有春雨之情,行春雨之举,建春雨之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