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三十四载旗正红——哈尔滨市东莱街派出所纪事(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7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十四载旗正红
  ——哈尔滨市东莱街派出所纪事(下)
  新华社记者 刘玉勋 王雷鸣 本报记者 苏宁
  公正执法对东莱民警是一个永恒的考验。一些人试图用金钱、权力、亲情为砝码,让法律的天平倾向自己,东莱民警以几十年的行动做出了不变的回答。
  34年风风雨雨,东莱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秉公办事,公正执法,为警清廉,却是他们始终如一遵循的准则。
  辖区内一个商店经理,笃信“金钱万能”,一次打伤人后,托人给办案民警送去1000元钱请求“照顾”,遭到严辞拒绝。
  哈尔滨银光电镀厂稀有金属合金棒接连被盗,工厂因此停产。管片民警徐运国明察暗访两天,将盗窃分子朱忠志抓获。不想这下捅了马蜂窝,朱忠志的亲属四处托人说情。一位多年至亲把一沓厚厚的钞票放到徐运国面前说:“你办不办一句话,办,钱是你的,咱们还是好亲戚;不办,以后一刀两断,谁也不认谁。”
  案犯最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徐运国说:“在情与法、钱与法的天平上,东莱人知道轻重。”
  仅去年以来,东莱民警就拒礼拒贿82次,折合人民币5万余元。面对人情、权势、金钱交织成的一张张不正之风的大网,东莱民警们说:“我们只有执法的责任,没有卖法的权力。”
  “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民不畏我权而畏我廉。”教导员何小波的座右铭,也是东莱民警的写照。在东莱街派出所处理的案件中,每起都做到了秉公办案、公正执法,治安案件查结率每年都达到100%,没出现一起告状和申诉案件。
  公正的形象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东莱居民说:“咱拿不准法律是咋规定的,就知道东莱警察执行法律不会走样。”
  东莱地区商业服务网点星罗棋布,从旧社会起就是经商者寸土寸金之地,现今更是人潮如流、商贾云集。这对东莱街派出所是一个新的考验。东莱街派出所防微杜渐,定了几条铁打的规定:不准在管内购物,不准在管内吃饭,不准在家中接待当事人。所里办起了小食堂,每天中午处理完公务,大家都自觉回到食堂就餐。
外地居民张会善在东莱管区开了一家饭店,开业那天,张会善给派出所送来了请柬,民警谁也没去。他后来又特意为派出所单独安排了一桌,民警还是没去。他托人给派出所送来了红包,也被谢绝了。店主心想肯定是哪个地方得罪了派出所。事也凑巧,没过几天,这家饭店霓虹灯短路,发生火警。张会善想,这下完了,等着派出所处罚吧!江海洋经过调查后认为,这个饭店平时比较注意防火安全,事故又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在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后,江海洋还请来电工对饭店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安全检查。张会善感动了,拉着江海洋的手说:“东莱民警,我服了。”
  东莱民警的收入并不高,生活也不富裕。有的老人长期生病,花费较大;有的妻子下岗,生活拮据。所长孙富民的弟弟下岗后没活干,求他帮助借2万元钱。这事只要孙富民说一声,管区里的业主就会马上送来。但他却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又向亲属东拼西凑,满打满算还不够9000元。
  这么多年来,送到东莱街派出所民警桌上的钱,被当场拒绝;送到民警家中的礼品,被家属退回。就连常人看来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也被民警们婉言谢绝。东莱民警说:“收了群众的礼,就失了百姓的心,这赔本的事,咱啥时也不能干。”
  1964年以来,东莱街派出所先后更换了15任领导,139名民警在这里你走我来。不管人怎么变来变去,但爱民为民的行动从来没有变过。34年来,他们获得的“革命化、群众化、战斗化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战线模范集体”、“廉政爱民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已经上百项。
  究竟是什么奥秘,让这面全国公安战线的红旗永不褪色?
  年轻的民警们说,关键是老同志传思想、教方法、带作风。
  何小波怎么也忘不了刚当教导员时,主持处理一桩案子的情景。那案子并不很大,可是说情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刚刚退下来的老所长尹燕珩无声地坐在办公桌前,看何小波怎么办,而且还每接一个说情电话,就在纸上划一道。案犯被依法处理了,老所长才放心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不简单,说情电话50多个,没能动摇你的心。认法不认人,这个不能变!变了就不是咱东莱啦!”
  像何小波一样,每一位新踏进东莱大门的民警或新提职的民警,都会受到一次特殊的教育。即将离任的老民警对新民警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谁家白菜买了,酸菜还没腌;谁家的烟囱该打扫了;谁又添了腿疼的病;谁家盖了棚子要看看漏不漏雨……一切需要派出所救助的老住户,一一交待。
  新来的民警都有一种感觉:在这个所接下来的任务,比哪个地方都多。但他们很快理解了老一辈民警的深情:当你享受前辈创下的辉煌时,也把压力担在了自己的肩头。“握好接力棒,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业绩”成了每位新民警的心声。
  东莱的群众有个习惯,对派出所的事特别热心。派出所每换一次班子,调整一次管片民警,他们都要用东莱的标准评价一次。居委会的主任们更是苦口婆心,向新民警讲述东莱街派出所的传统,介绍老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有的民警几天没到管区,群众就找到派出所问个究竟。有的青年民警觉得奇怪,老所长尹燕珩语重心长地说:“人民教育培养了东莱,东莱变了,人民不答应。”
  民警刘波工作时不慎扭伤了腰,带病下片时,只好不时用手扶着。没过两天,居委会的大妈就找到所里:“小刘怎么老叉着腰,咱东莱可从来没有这个作派。”了解真相后,老人们又给“受委屈的孩子”忙着去找偏方了。
  前不久,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对公安机关进行了一次评议。关于东莱街派出所的6800多张测评票中,“满意”占98%,“基本满意”占2%,没有一张“不满意”。民警们却说:“这2%的‘基本满意’,仍是我们的差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