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下岗女工办起四所幼儿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9
第12版(统一战线·纪念与回忆)
专栏:

  下岗女工办起四所幼儿园
  李传玺
  下岗女工、民进会员王绍泉两年来办起四所幼儿园,其自立自强奋力拼搏的精神在安徽合肥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也成为众多下岗姐妹们“模仿”的榜样。
  王绍泉今年42岁,高中毕业后,曾当过民办教师,1977年12月被合肥市建筑公司第四分公司招工。由于她当过老师,再加上她又比较喜欢文艺,公司便将她分到了幼儿园。这几年,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合肥市建四公司同样也是如此。她下岗了。
  就在她一筹莫展时,有人向她推荐了一所有30多个孩子的幼儿园,说“这个幼儿园你接过去吧,肯定会有所发展的”。虽说自己是工人身份,可干的却是幼教的行当,就从这儿开始第二次创业吧,她沉重地点了点头。
  她开始全面抓教学质量,先招聘了几名从幼师毕业的青年教师,要求大家用爱心照看孩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幼儿园的未来。30多个孩子、30多个家长的称赞使幼儿园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幼儿园的人数迅速增长,中国科大一位教授将他的智力有点问题的儿子也放心地送了过来。如今,这所幼儿园已有150多名学生,小、中、大班俱全。她租了一所中学的一幢三层教学楼,完善了设备,将幼儿园的名字改为“灵童”。她的这番努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重视。在“灵童”发展的基础上,她又在合肥东七厂区创办了“金童”幼儿园。继之在市领导的支持下,她又向各方借贷,在合肥南园小区办起了“庆龄”幼儿园,在合肥发展较快的郊区瑶海街道办起了“瑶海”幼儿园。虽然后面两所幼儿园在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上比前面两所先进些,但她还是力求在师资力量和微观的设备上保持一致。针对不同区域幼儿家长的不同情况,她在合肥市率先开展“全托”和“跟踪”服务。她的全托有两种含义,一种是24小时服务,就是家长如有事,耽搁了接送时间,也不要紧;一种是家长可以长期地将孩子放在幼儿园,一个星期可以,一个月也可以,他们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带好和教育好孩子。有一位孩子父母离异,孩子跟父亲过,父亲又是搞地质的,一外出就是半年。她的“跟踪”服务,就是从这儿毕业出去的孩子,如果家长实在太忙,中午和晚上照样可以回到幼儿园,幼儿园同样会很好地照看他们的吃喝住和学习。如今“庆龄”幼儿园就有这样的学生30多位。几所幼儿园以高标准教育水平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赞誉,它们成了合肥市的模范幼儿园。最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来合肥视察工作,专门到此作了调研。
  除了教师之外,其他的后勤服务人员她招聘的全是下岗工人。对他们,她是那么地真诚。不仅不随意克扣或拖欠工资,反而注意搞好他们的福利。为每位教职员工都买了意外保险,满三年的,还买了养老保险。她记住每位教职员工的生日,到时会送上一个大蛋糕;结婚的,给婚假15天,一分钱不扣;生孩子的,给产假,而且发给生活补助费。她相信,工作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幼儿园之所以越办越红火,有好政策,有主意,更要凝聚人心。
  王绍泉去年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今年又当选为合肥市政协委员。这使她更增添了干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