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情到真处爱更浓——东莱警嫂话东莱民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情到真处爱更浓
  ——东莱警嫂话东莱民警
  新华社记者 刘玉勋 王雷鸣 本报记者 苏宁
  警嫂,是人们对民警妻子的亲切称谓。对哈尔滨市东莱街派出所民警的妻子来说,警嫂,就意味着要比别人的妻子更多付出。有多少警嫂,就有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
  1991年冬天,一场大雪突如其来,北国冰城银装素裹,气温骤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王东霞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个晚上,丈夫何小波正在一名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家里“蹲坑”,已经连续3天3夜没合眼了;夜里,3岁的儿子彬彬突然发烧,热得烫手。身单力薄的王东霞背起孩子去了儿童医院。打了近3个小时的点滴,已是夜半时分。王东霞把孩子用棉被裹紧,艰难地行走在飞舞的雪花中,一会儿工夫就变成雪人,手臂不听使唤,怀里的孩子越来越重,直往下滑。一进家门,她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滚。对着电话,王东霞泣不成声:“何小波,你的心是铁打的吗?你跟你的派出所一起过吧!”
  又一次,王东霞高烧39度,给何小波打去电话。东霞握着听筒等了好几分钟,依稀听见丈夫一会儿张罗小李去这家处理家庭纠纷,一会儿安排小张到外面盯火情……听着听着,王东霞的眼睛湿润了,她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电话。“谁叫他是东莱的民警!谁叫我是东莱民警的妻子!”
  “需要你的时候,总也不在身边。”这是杨锡玲对丈夫田继平最常说的一句话。杨锡玲被检查出慢性尿毒症,住院治疗要打激素,苗条的身材一下子增加到90公斤。即使这样,田继平也难得来医院看一次,甚至连邻床的病友也误把小杨单位的司机当成她的丈夫。
  徐运国是从警12年、13次受到嘉奖的“老东莱”。结婚以来一家人挤住在岳父家里,晚上睡在不足6平方米的地板上,一住就是8年。孩子一天天长大,房子越来越显小,妻子做梦都想有处一家3口的小天地。后来,东莱地区大面积动迁改造,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妻子总是羡慕地说:“运国,这些楼里哪怕有一间厕所是咱家的也好哇。”面对家人,徐运国心里格外沉重,但他没向组织张过一次口,没向管内企业伸过一次手,还瞒着妻子把分给自己的房子转让给急等房子结婚的年轻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和普通人一样,东莱民警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有对父母妻儿的深情与挚爱。然而,特殊的职业,特殊的岗位,使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向亲人道一声抱歉。
  时间久了,东莱的警嫂们也就更能体会到民警工作的辛苦与危险,对丈夫的牵挂成了警嫂们共同的心事。东莱的民警们对工作中发生的危险事,也从不跟妻子儿女提起。
  何小波冒着生命危险制伏持枪歹徒,是东莱街派出所难得一遇的“惊险场面”,何小波从没跟妻子谈起。后来王东霞从报纸上知道了这件事,又是心疼又是埋怨:“你不要命了?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俩可咋办呢?”
  王新志是东莱民警中最瘦的一位。在他瘦削的脸上,至今留有几道暗暗的疤痕。那是王新志奉命去逮捕一名犯罪嫌疑人时嫌疑人17岁的女儿窜上前抓的。为了不让妻子谷丽红担心,王新志连着几天呆在所里。等伤口慢慢愈合后,王新志找了一副墨镜,用衣领遮着受伤的脸,等到很晚才回家。摸着丈夫受伤的脸,谷丽红有说不出的酸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