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将扶贫的接力棒传下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8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将扶贫的接力棒传下去
  本报记者 唐维红
  “你别走,别把我的心儿带走,既然那心儿已着了火,就干脆再加上一把柴吧,让它一次烧个透;你别走,别把我的好梦带走,既然不知何时相见,就干脆把那月亮牢牢拴在窗口,让我在梦里尽情地游……”
  一年前,当22位志愿者结束了一年的扶贫生活,即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时,山西省静乐县的孩子和老师们用这首自己创作的歌曲表达他们的感激和惜别之情。如今,在广西百色,同样的不舍之情又涌动在20位志愿者和当地百姓心间。
  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并组织的为贫困地区教育、文化、科技、医疗事业提供人才支持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自1996年11月开始实施以来,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受援地区,志愿者们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为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献计献策,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受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热情欢迎,志愿者自身也得到了锻炼。
  团中央办公厅干部鲁亚是第一批去静乐的志愿者,在静乐条件最艰苦的段家寨中学当老师。他告诉记者:“一年的扶贫生活使我受益匪浅。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让我认清了国情,明确了责任,增强了我务实苦干的观念。一想起静乐的干部群众在恶劣的条件下,为早日脱贫而奋斗的干劲,老师们在清苦的环境中仍坚持教书育人的精神,就使我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荣辱得失。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我认为这一年过得非常值!”
  23岁的成剑文来自山西太原,桂林工学院4年的大学生活使他对广西这片红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看到百色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达江乡中学,同学、老师都喜欢这位踏实肯干、淳朴善良的北方小伙儿。结束了志愿扶贫,成剑文将返回他工作的西山矿务局。过去,业余时间不知干些什么。他说他现在知道了,要趁年轻多读些书。他想学法律,还想学经济。他说:“实现自我价值也好,为社会做贡献也好,必须有真才实学。大学4年学到的知识不可能用一辈子。”
  被称为“小小志愿者”的苑苑只有10岁,是来自江苏省江阴市峭岐镇的志愿者陆伟国、吴寒芬夫妇的女儿。在百色达江乡崎岖的山路上,人们常能看到这一家三口相扶相携的身影,那是陆伟国、吴寒芬带着苑苑去家访。
  在达江乡小学任教的一年里,每到周末,他们几乎都要去学生家,听听家长对教学的意见,也看看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们住得很分散,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是常事。这时候,小苑苑总是走在最前面,从不叫苦喊累,同在江阴相比,几乎是换了个人。达江除了赶集,平时没有青菜卖,苑苑就学会了挖野菜。苑苑要过生日了,夫妇俩准备去市里给她买些好吃的解解馋,可苑苑却提出:“爸爸、妈妈,用给我过生日的钱再资助一个同学吧。”那天,苑苑买了50元的学习用品送给了班上的同学。谈起苑苑这一年的变化,吴寒芬感到特别欣慰,“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孩子比以前懂事了,带她来的决定是对的。”她说:“我们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小平同志曾经战斗过的百色,参加扶贫,就是为了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时,我们的国家再也没有贫穷的地方,真正实现了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的理想!”
  5月12日,北京青年报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招募公告。公告称——“为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团市委、市委教育工委、首都文明办、北京志愿者协会决定联合实施北京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从今年到2000年,每年招募一批志愿者到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旗)支持当地教育事业。”
  公告见报的当天,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一位中年女教师不但为自己报了名,还希望能带上自己的孩子,让他到那里受教育,体验生活的艰辛;一位年近50的女同志也坚决要求报名,她说,她年轻时曾在内蒙古插过队,她想通过志愿服务这种方式为第二故乡的教育事业再做贡献。公告发布10天,报名人数已近70,超过计划招募人数3倍多。
  与此同时,其他29个省、区、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城市的志愿者招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实施。按照中央文明办和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各地的志愿者们将于9月新学期开学前奔赴贫困地区。
  只要我们的国家还存在贫困,志愿扶贫的接力棒就将在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手中传递!
  压题照片:壮族姑娘龙桂秀在志愿者的资助下重返课堂。下图:陆伟国、吴寒芬夫妇和女儿苑苑一起挖野菜。晓力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