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辩证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6
第10版(理论)
专栏: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辩证关系
  吴勉坚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地区经济结构普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问题。因此,搞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优化和总体效益的提高。调整好地区经济结构,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搞好产业定位,处理好优势与劣势的关系。地区经济结构不同于全国的宏观经济结构,它不要求整个经济成为门类齐全的完整体系和各经济门类间比例关系整齐划一,而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根据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来建立。因此,调整地区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要认清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不求其多,但求其佳。首先,要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支柱产业和主攻方向,通过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把各种优势凝聚起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其次,优势的确认,不能局限于本地区,应站在全省、全国乃至更大的范围来分析。这就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找准真正的优势所在。其三,优势和劣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长远看优势将会日益减弱,有些目前看来优势并不明显,但潜在优势明显。这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优势,把调整与市场开拓结合起来,立足于现有优势,再造新的优势。只有紧紧围绕自己的优势产业,致力于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经营度,向内挖潜,向外扩张,才能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结构。
  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构调整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利益的调整。造成我国地区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之一,是只看到局部,没有看到全局,不是采取取长补短的态度,而是抱着“你有我也要有”的思想去互相攀比。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强化全局观念,把地区经济放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去谋划,做到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同时,由于地区经济自身也是一个相对的整体,因而对其内部各部门在结构调整方面也要强调整体观念,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以形成1+1>2的整体效益。为此,必须加大兼并、联合的力度,形成新的优势,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良性循环,使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勃勃生机。所谓立足当前,就是要充分发挥存量优势,使潜在优势转换成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在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下,结构调整更要从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基础出发,只要能在现有基础上经过改造发挥作用的,就不能再铺新摊子。所谓着眼长远,就是要把结构调整同环境的保护和整治、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既注重对已有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问题进行有效整治,又防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从而达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
  注重素质调整,处理好“纠偏”与“升级”的关系。地区结构调整,不仅仅是产业间数量关系的调整,最根本的是要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盘活呆滞的存量资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结构调整负有双重任务:既要“纠偏”,校正现存结构不合理的偏差,核心是通过扬长避短,使现存的经济结构适应现阶段市场消费需求与资源供给结构,又要“升级”,通过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消费需求与资源供给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结构调整中,首先要做好“减法”,下决心使长线产业部门中的一部分亏损企业退出市场,使资本存量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集中。其次要做好“加法”,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要做好“乘法”,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名牌产品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以此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着力于机制转换,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已从主要进行产业间比例调整,转向以实施各行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发展规模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深层次调整的新阶段。与此相应,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制也正从以计划配置资源为主转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政府再也不能用“拉郎配”等办法搞行政干预了。因此,必须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当前,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健全完善结构调整的实现机制上,包括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机制,自立创新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积极、有效、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等,实现政府机制与企业机制的双重转换,变政府要企业调为企业自觉调与政府引导调相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结构调整主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可以放手不管,恰好相反,各级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丝毫没有降低。具体来讲,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平竞争,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发布经济信息,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事后性缺陷;在市场失效的地方,发挥政府干预的能动作用,如集中必要的资金,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产业;尤其是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不少行业、企业在率先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既需要巨额投资,又有较高风险,更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