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戈壁的态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0
第8版(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戈壁的态度
  王石
  到西部去之前,有人跟我说,从兰州往新疆走的火车上,常常有人几天几夜地看着窗外空无一物的戈壁和荒漠,心理上无法忍受那死一般的单调和寂寞,在中途就跳车自杀了。你可要当心。最后一句话带有警示意味。
  我听了只是一笑。
  如果不是随团队集体行动,我倒真想退掉飞机票,专门乘车往戈壁上走个几天几夜好好地看一看,一次把瘾过足。从新疆往回走,还就真是没坐飞机,先由乌鲁木齐坐火车直抵甘肃边界,然后坐汽车穿越了整个河西走廊,整个行程近两千公里。
  一路上,只见漫漫的沙土和戈壁,无边无际。在城市和田野中风驰电掣一般威武不屈的火车,在这里只似一只慢慢爬行的鼻涕虫,在它的边缘可怜地蠕动着,偶尔憋不住一腔怨气仰天长吼一声,立即被戈壁那张顶天立地的大口吞没。那吼声在空洞辽阔的旷野面前,渺茫得如同有气无力的叹息。真不敢想象,人的创造力在这种无边无际的苍凉面前竟然变得渺小而又多余,变得茫然而又荒谬。
  戈壁上,也并不是寸草不生,目力所及之处,常常可以依稀看见几点如铜丝般颤立着的小草,一丛丛的,和牛屎差不多,这星点般散乱的灰绿的小草,就像鸟鸣山更静一样的加倍地显出了戈壁的荒芜、悲凉和不可一世。
  这样荒凉的地方,是不好用土地来为它命名的。
  人们意识中的土地总是和种植息息相关。这种地方是生命的禁区,什么都不生长的。也许在若干亿年前,地球尚未历经一次大的突变,戈壁一直被深深地埋在不见天日的大海之底。然而正是在这有如开天辟地般的大突变之中,海水挥泪而别,戈壁以沉睡若干亿年的代价换来了翻身的喜悦,它浮出地表,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给我们留下了一副寸草不生的硬汉模样。想一想大海迁徙的过程,那喧嚣、那宏阔、那壮烈,用怎样的笔墨和词语来形容,都会是一种自不量力的轻慢。
  在汽车停下的空隙,有人下去,竟然从戈壁上拾到几只贝壳,是那种只有在海滩才会拾到的色彩艳丽的小贝壳。大家既惊喜又感叹,仿佛亲手触摸和探测到了来自远古的秘密。
  我明白了,戈壁是在报复,在宣泄,在索取。戈壁现在端出的是这样一副不合作的态度,一副与人类相对立的态度,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一副吾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态度。没有任何商榷的余地。
  面对戈壁,难道我们只能感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