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美国朝野“中国观”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3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朝野“中国观”的变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宋宝贤
  江泽民主席去年秋天访美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月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对我国进行回访。中美两国首脑经常会晤,表明中美关系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这既是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与美国朝野“中国观”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在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冷战结束后,中国顶住压力,站稳脚跟,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不但没有如西方某些人所预言的那样“垮台”,反而出现了经济增长、政局稳定、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新局面。尤其在近一年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抗震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使美国许多人认识到,中国是保持亚洲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要解决亚洲问题,首先要取得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美国朝野普遍看到,中国的崛起,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外部势力都难以阻挡的,美中关系状况如何,对双方的战略利益影响将越来越大。
  其次,美国某些人所渲染的“中国威胁论”近年来已有所降调。美国曾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和鼓吹者,而且至今仍有人在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但整体而言,“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已悄然降调。部分政界、学术界人士明确指出,从历史上看,中国不是一个富于侵略性的国家;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战略利益在于与美国共创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未来;中国既没有威胁美国的能力,也没有威胁美国的意愿。
  基于此,当美国部分保守势力最近掀起反华浪潮时,大批有战略眼光的美国政治家和专家学者纷纷勇敢地站出来,严词批驳某些人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对克林顿总统的现行对华政策进行攻击,指出这是“不顾世界新现实的冷战言辞的翻版”,是“虚构出的有关中国的歇斯底里”。
  再次,美国朝野近来对中国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评估,即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前几年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中,有些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大国,很可能对现存国际秩序形成“破坏性冲击”,因而主张设法使中国深入地“融入”现存国际体系,用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来约束中国的行为,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负责任的成员”。
  事实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国际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正在向国际规则靠拢。单在防扩散领域,中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化学武器公约、生物武器公约和全面禁核试条约等。中国在稳定朝鲜半岛和南亚地区局势方面正在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不让人民币贬值。如此等等,都使美国朝野得出新的结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负责的”行为,已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综上所述,在冷战结束后的几年内,美国朝野的“中国观”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积极的变化是进一步推动美中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证明,只有两国继续加深相互认识和理解,扩大共识,才能把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带入下个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