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为变革而投票”——哥伦比亚大选结果初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3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为变革而投票”
  ——哥伦比亚大选结果初析
  本报特派记者 管彦忠
  6月21日,1200多万哥伦比亚选民走向投票站,参加选举本世纪最后一位总统的第二轮投票。今晚7时40分,全国选举机构负责人卡尔德隆宣布,根据对96%的选票统计结果,保守党候选人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以50.64%的多数选票当选。执政的自由党候选人奥拉西奥·塞尔帕获得选票总数的46.24%。在1994年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时,帕斯特拉纳仅以微弱的票数败给自由党候选人桑佩尔。4年后的今天,帕斯特拉纳终于实现了入主纳里尼奥宫(总统府)的愿望。
  哥伦比亚首轮总统选举是5月31日举行的。当时塞尔帕和帕斯特拉纳得票数领先,但均未超过50%。根据哥宪法规定,须举行第二轮投票。3周来,帕斯特拉纳和塞尔帕为争取选票开展了白热化的角逐。取胜的关键是如何争取第一轮选举中得票居第三位的独立候选人萨宁得到的282万张选票。萨宁曾多次声明,投她票的选民第二轮如何投票由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可昨天她号召选民“为变革而投票”,这正是保守党候选人帕斯特拉纳竞选的口号。报界认为,萨宁的举动间接支持了帕斯特拉纳。
  这次总统选举的结果表明了哥伦比亚“人心思变”的倾向。自1986年以来,自由党已连续执政12年。在三届自由党政府期间,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哥伦比亚的消除冲突、实现国内和平、振兴国家经济以及消除贫困等问题始终没有能够解决。桑佩尔政府又受到1994年大选中贩毒集团渗入竞选活动的丑闻冲击,影响到它在国际上的形象。国内和平进程未能启动,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失业率高达14.5%,贫困人口占37%。很多人担心如自由党人继续执政,国家的现状难有改观。保守党抓住人们希望变革的心理,联合其他力量组成了广泛的“变革大联盟”,提出了“现在就变革”的口号,主张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刻改革,从而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支持。
  关于国内的和平进程,帕斯特拉纳表示,将亲自指导提出和平战略,将实现国内和平作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以此推动国家的发展。他称将与游击队领导人直接谈判,甚至说下周就愿见“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负责人维莱斯。他同意游击队将东南部5个城市非军事化才坐下来谈判的要求,并表示要让准军事集团参加和平进程。他的一些顾问已和游击队领导人进行接触。“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最近排除塞尔帕作为和平对话的对象,倾向于与帕斯特拉纳打交道。另一支游击队“民族解放军”确认,今年2月在马德里与桑佩尔总统的和平顾问签署的“和平对话准协议”“已成为过去”。上述情况显然对执政的自由党候选人塞尔帕不利。
  在经济社会领域,帕斯特拉纳宣布的施政纲领比塞尔帕显得更加实在和有吸引力。帕斯特拉纳主张将涉及民众利益的增值税率从16%减至12%,取消对工商业的双重征税,承诺每年增加25万个就业岗位,补贴无地的农民,增加住房抵押贷款,争取到2000年每人参加健康社会保险,建立城市警察,惩治腐败,建立反对服用毒品的机制和推动预防吸毒等。他的顾问班子已对经济结构改革拟定了明确的方针和措施,受到国内外经济界的重视。
  帕斯特拉纳当选后表示,希望所有的哥伦比亚人参加国家的变革进程,强调实现国内和平和全国的团结。此间舆论指出,今后4年保守党政府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要把一个和平和经济增长的哥伦比亚带入下一个世纪,并非易事。(本报圣菲波哥大6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