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海逼人退后果堪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海逼人退后果堪忧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素有“百年港城”之称的辽宁营口市,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渤海辽东湾。然而,由于乱挖海沙,局部海岸资源遭受了严重侵蚀。90年代以来,近30公里的海岸倒退了50多米,不仅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而且成片的近岸建筑塌入海中。当地群众后悔地说:“这是挣了钱,毁了家。”
  营口海岸滨海沙石资源丰富,蕴藏量大。由于开采无度,管理失控,许多沙滩被挖得凸凹不平,坑连着坑,有的地方竟被海水冲刷成几米高的陡坎。6月23日,记者在鲅鱼圈区银沙湾一带看到,沿岸的海防林带中,有一个比足球场面积还大的沙坑,原有的植被已被破坏殆尽,许多车辆正在热火朝天地装沙子。一位挖沙者说:“这一带到处是挖沙的,运到建筑工地,一车能赚五六十块钱。”
  然而,有受益者,更有受害者。鲅鱼圈区红海船舶修造厂厂长白宝仁向记者诉苦说,近几年来,海水以平均每年2至3米的速度向陆地逼近,厂里修建的两条船坞道已被淹没,5间房被冲垮。为了阻止海水入侵,厂里投资200万元修了两条百米长的护堤,总算暂时保住了工厂。记者看到,与工厂相邻的许多民房成为断壁残垣,一座巨大的海蜇加工池被冲毁废弃。沿岸的一位农民说:“这里被海水冲走的房屋足有上百间。”
  据悉,由于海水步步紧逼,沿岸的许多农田、道路、渔业设施均未能幸免于难。有一些贴岸兴建的豪华度假村,原本想让客人“出门看海水,夜半听涛声”,如今被海水吞食,损失惨重。
  营口市鲅鱼圈区区长刘忠泽指出,海岸侵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挖沙毁岸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急功近利,随意毁林毁滩,教训是深刻的。同时,由于管理不力,责任不明,使得乱挖沙现象没有得到有效制止。今后,政府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保护好这条海岸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教授说,人类的开发活动必须科学合理,有度有序,由于泥沙供量不足、近岸动力增强和人为活动,特别是对海岸带砂矿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带来海滩吞蚀、岸线后退、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等问题,后果堪忧。希望沿海地区都能警钟长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