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讲解员李金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4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讲解员李金光
  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展览《人民的好总理》已于5月10日闭幕。在参观展览时,我认识了一位深受听众欢迎的讲解员。
  “大家让一让,让我进去,我给大家讲讲总理的故事。”正当我挤在人群中吃力地往前看时,身后传来一个热诚恳切、纯正有力的男中音,他就是讲解员李金光。于是,听众围着他,从一个展室涌到另一个展室,他从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恩来讲到身患绝症苦撑危局的总理晚年,一句句解说感情诚挚、语言生动,听众和讲解员一起激动,一起流泪,一起感怀,一起思念。
  李金光当上讲解员是在1984年,那年他19岁。中国革命博物馆公开招聘10名讲解员,前来报名考试的多达七八百人。第一轮考试之后,李金光没有收到复试通知。他觉得不该没有自己,就贸然前去复试了。门卫当然只认通知书,不让他进去。他无奈地回到单位,辗转迟到的通知书竟在单位等他。博物馆为误考的十几个人进行了补考,题目是写一篇参观近代史陈列的观后感。李金光写了好多好多,几乎最后一个交卷,监考老师特意让他留一会儿,请其他几位考官浏览了他的卷子,当场通知他参加第三轮考试。第三轮考试是朗诵,他朗诵了刘白羽的散文《日出》。考官又当场告诉他:“你回家等通知吧。”从此,李金光在讲解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
  讲解员的工作本来有些枯燥,几十次、上百次地讲解同样的内容,怎么能不烦呢?李金光从来不干巴巴地背讲解词,他说像留声机一样工作,自己也会烦的,他是把讲解工作当做一种追求。每当开办一个新的展览,他都要大量地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同事们说日常生活中的李金光是活泼好动的大顽童,可往听众面前一站,那股调皮劲儿立刻没了,一脸神圣、自信。他很诚恳、很投入,零散的听众越聚越多,他也越讲越动情,越动情就越发挥得酣畅淋漓。
  不只是用嘴,也用心去讲,这应该是李金光受听众欢迎的原因。很多单位组织参观,点名要求李金光讲解,好几个小学争着聘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他现在是北京海淀区培英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工作之余常给少先队员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孔繁森的故事。受职业的熏陶,李金光很善于感受真情、感受崇高,他似乎注定要在播撒爱的路上走下去。
  李金光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爱自己平凡的职业,把它作为一种追求去敬去爱,生活会更有滋味,更有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张维思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