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赞“游凤还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4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外来务工青年园地

  赞“游凤还巢”
  近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打工者在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之后,致富不忘乡亲,立志回乡创业,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事迹。如江西武宁县横路乡上付村青年农民谢守忠,在深圳打工几年后返回家乡,创办私立希望学校,立志为革命老区的文化扶贫大干一番。人们赞美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创业,称之为“游凤还巢”。
  我们的许多现代青年农民,思想解放,心胸宽阔,已不满足于“小富即安”,也不再把个人发家致富作为一生追求,而是向往现代文明,渴望平等与理解,树立勃勃雄心,追求辉煌业绩。他们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干得实。原在上海打工、现今在家办厂的青年农民刘必亮,谈到他两年前“还巢”的原因:“我那时边打工边想到两个问题。一是由于人才市场竞争等原因,城镇存在大批下岗职工。他们急于要就业,要挣钱。我们进城打工,无形之中与他们抢工作,争饭碗,既增加了他们再就业的压力,也增加了我们找工作的难度,还不如回到农村大市场创大业。二是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因为一些农民兄弟见识少,素质不高,不会找事干。如果我们打工仔学好本领,回到家乡,办企业,办学校,搞养殖,搞加工,让农民兄弟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活干,人人闲不住,个个有钱赚,又何必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所以,我干脆从上海回到家乡办工厂,让200多个农民兄弟有事干,有钱赚,我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感到自豪与快乐。”
  希望各地农村像这样站得高、干得实的“游凤”越来越多。
  江苏阜宁县委农工部 张万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