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报业面对信息时代——访《渥太华公民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5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报业面对信息时代
  ——访《渥太华公民报》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邹德浩
  社址坐落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巴克斯特大街1101号的《渥太华公民报》,是一份已有153年历史的日报,也是渥太华地区唯一的一份日报。近日,记者走访了该报的发行人米尔斯先生,同他讨论了在信息时代,怎样才能使报纸在新闻媒介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继续生存下去。
  米尔斯认为,随着电视与电子媒体的介入,世界范围内的报业生存都面临着困难局面。目前,每个加拿大家庭都能收看到5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人们还能随时访问国际互联网络上的数千个网址。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数量极多。但报纸有其他媒体不可取代的特别优势,那就是刊载信息量大,报随人走,人有主动权。《渥太华公民报》的读者对象是首都和附近地区的广大市民,以及联邦政府各级官员。该报年营业额在10亿至12亿加元之间,其中75%至80%的收入来自广告,发行收入占20%至25%。
  《渥太华公民报》每天出80多版,周一至周五销售15万份,周末20万份。除了国内和社区新闻以外,其国际问题报道反映执政党的对外政策,外交专栏作家或其他专家写的评论往往引人注目。此外,该报还有大量的图片和广告。米尔斯介绍说,他们刊登的广告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分类广告,二是零售业广告,三是全国性的广告,如银行、住房、保险、汽车、旅游等。网上广告今年也开始赚钱了,所有分类广告都入了网,客户只要多付一点儿服务费,他们的分类广告就能在当天上网,如果客户登一周分类广告,一小条只要多付1加元,就可连续7天上网。这对客户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支持。
  米尔斯说,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持稳定的读者群。当前有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看报。现在的读者大部分是在社区内定居、有固定工作和有国民认同感的居民,他们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上,其中已婚的比单身的看报多,有小孩的比没小孩的看报多,老居民比新居民看报多。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培养20岁左右的青年养成长期读报的习惯。考虑到年轻人爱玩电脑,他们就让《渥太华公民报》入网,现在每天约有1万至1.5万人在网上看报。但上网的消息只占全部新闻的40%左右,在网上刊登太多的新闻会影响报纸的销量。
  米尔斯还介绍说,《渥太华公民报》与其他媒介竞争的策略有两个,一是突出专稿,报上每天都有一篇或多篇由专家写成的有思想深度的专稿,二是刊登所有体育比赛、金融、股票市场活动等方面的积分表和统计表,越全面越好,因为这是电视和电台很难向观众提供的。在报道突发新闻方面,报纸比不上电视和广播快,但是报纸可以向读者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报道,这与电视、广播所能提供的简短的现场报道大不一样。
  米尔斯最后告诉记者近来报社内的一个争论:有人说由于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渥太华公民报》不太可能在2045年举行200周年报庆纪念,她和所有报纸一样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更多的人认为,只要与各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就一定能在渥太华占有生存的空间,《渥太华公民报》与全体公民的友谊一定会地久天长。(本报渥太华6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