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精品不是自封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6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文化漫笔

  精品不是自封的
  赵国政
  近些年,精品二字常挂在有些人的嘴边。
  精品战略、精品工程、精品意识、精品追求,这些词句作为文化部门领导和创编人员的一种向往和目标,自有其进取意义。因为精品愈多,事业愈旺,老百姓的精神食粮就会囤积车载,享用不尽。然而精品不是种一茬便能收一茬,谁愿望强,决心大,投入多,谁就能收获,要视土壤条件、种子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播种者主观上的艺能条件是否具备而定。
  当我们把精品挂在嘴边时,当创编人员确立下精品目标时,对主、客观条件是否有过缜密而全面的估量,是否真的心中有底,胸中有数?如果不是这样,久而久之是否会把精品这个很闪光的词变得很随便,很轻易,成为一句顺口而出、含有某种标榜意味的时髦语?如此这般,是否会最终导致主观及客观上对精品一词的疲沓和麻木,乃至在衡量一个作品是否为精品时,艺术的尺度和准绳也会随之失准和失真?
  笔者不止一次遇到下列情形,也许是对上述现象的一个注脚吧。
  在与一些文化工作者和领导进行艺术切磋时,我常听他们动不动就是,我们这个精品,我们那个精品,我们准备搞个精品,我们正在创作一个精品,好像近几年称经典那样,可以自己说了算,想有就有,不需要社会反馈,不必专家认定,更无需时间的考验。
  精品到底该是什么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单从辞书上寻找定义,大概并无多少裨益。我想,不妨从外来的那么多巅峰之作,我国二十世纪那么多优秀作品中寻找答案,至少也可以用来作参照。
  急功近利搞不出精品,自立标准的“精品”不是精品,对精品处于无知状态者最好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精品。起码不要把精品挂在嘴边,变成口头禅,而要拒绝种种诱惑,长期深入生活,力戒浮躁,艰苦努力,厚积薄发,精制精作,然后让最终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创作是不是精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