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卡比拉 四面楚歌为哪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20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卡比拉
  四面楚歌为哪般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连日来,刚果(金)反政府军继在东部地区频频得手后,又相继控制了西部重镇马塔迪等地。在12日夺取了刚果河因加水电站之后,反政府军在一周之内两次切断了首都的电源,导致金沙萨数日停水停电,金沙萨的食品和汽油供应也面临困境。为了取代卡比拉政权,反政府军16日成立了“刚果民主联盟”,组成过渡内阁。
  面对反政府军日益逼近首都的紧急情况,美国暂时关闭了其驻刚大使馆,英、法、比利时和南非等3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侨民陆续撤离金沙萨。目前,刚果(金)局势处于十分危急之中。
  众所周知,1996年10月在乌干达、卢旺达等国盟军的支援下,卡比拉从东部地区揭竿而起,历时7个月后推翻了蒙博托政权。如今,反政府军仅仅半个月便东西夹击,势如破竹般地直逼金沙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呢?
  治国缺乏大计方略是其主要内因。去年5月进城时,人们把卡比拉作为英雄欢迎,他一举推翻了32年的独裁统治,人们对他寄予厚望,因为这个国家渴望民主、需要建设和发展。执政15个月来,卡比拉政绩平平,人们心中升起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蒙博托第二。
  经济方面,卡比拉不像蒙博托那样“随心所欲”地大印特印钞票,又将货币名称“扎伊尔”改为刚果法郎,使通货膨胀率从1995年的542%降到现在的14%;其“三年经济复兴计划”赢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称赞。然而,由于开采矿藏计划未能得到实施,加上外国投资与捐献者失去信心,他提出的国家重建计划毫无进展。
  最令国人失望之处表现在政治方面。卡比拉排除异己,任人唯亲,他家乡沙巴省的亲朋好友得到重用。上台伊始,他曾允诺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可当1999年大选临近之际,卡比拉又取缔反对党派,逮捕新闻记者,关闭报社。就连在掌声中成立的前政府腐败调查机构,也因其负责人被解职而告夭折。
  滞留外国军队,未能信守诺言是其重要外因。卡比拉政权是在外国枪炮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这一点,就连他本人也直言不讳。新政权建立后,外籍军人长期留在刚果(金),国人难免产生外国军队入侵之忧,卡比拉政权自然也有傀儡政权之虞。这无疑加深了人民对新政权的不信任程度。
  对驻军刚果(金)的卢旺达和乌干达两国而言,他们也有意见。当初支持卡比拉推翻旧政权时,卡比拉曾许诺自己当权后,一要平等对待卢旺达的图西族——刚果(金)班尼亚姆伦盖人,二要保证三国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然而事实却是,班尼亚姆伦盖人感到其处境依旧,被歧视的遭遇毫无改变。三国边境地区小冲突不断发生,特别是卢旺达的胡图族武装曾数度在此制造麻烦,以达到最终推翻卢旺达政府之目的。而如何看待该地区接连发生的冲突又加深了刚卢两国的成见。卡比拉认为卢旺达军人肆意制造冲突,企图占领刚果(金);卢旺达政府则认为卡比拉对冲突制止不力,在自己领土纵容卢胡图族武装进行反政府活动。
  正是在内外交困、矛盾环生的情况下,卡比拉掏出了最后一张王牌——下了将卢旺达等外国军人赶走的“逐客令”,从而引发了战火。
  战火燃起后,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斡旋,今天,非洲7国国防部长正在津巴布韦首都寻找制止战火的办法。然而,反政府军却对这一系列停火努力不屑一顾,表示“他们必须直接和我们对话,否则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至于下一步如何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报约翰内斯堡8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