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小聪明大麻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5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小聪明大麻烦
  陈四益 文 丁聪画
  中国的耕地有多少?怕也难说清。
  早先是上报的耕地少,实际的耕地多。那是因为农业学大寨、粮食跨纲要,指标高过实际的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毁林开荒的地、围湖造田的地,隐匿不报,把这些地里产的粮食加到上报的田亩中,别说纲要,双纲也跨得了。这些多出来的地各地叫法不同,或称飞地,或称甩亩,或者索性就叫帮忙田。造飞地、甩亩的积极性,使得生态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以后的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不过小补之哉。
  如今,情况倒了过来,上报的耕地多,实际的耕地少。为了保护我们为数不多的耕地,国家制定了法规,要把耕地挪作他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没有审批权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为了拿土地去变钱(时髦的名称叫“开发”),依旧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来一个隐匿不报。于是,早已变成了“开发区”、娱乐城、高尔夫球场的耕地,在国家的账本上依旧存在,必须靠卫星遥测之类的技术来核查数据的可靠性。我国的耕地有限而人口还在增加,这种破坏耕地的瞒和骗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且等着瞧。不过,人类因为只顾目前的小聪明而给自己的未来制造了大麻烦的事例,已经很不少了。诗曰:
  且顾眼前得利多,纷纷谁问子孙何。
  小聪明误千年计,赢得昏昏醉脸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