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工商是一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9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工商是一家
  冬文
  有济南商场拒售长虹彩电,著名的红苹果连锁店倒闭之类的工厂和商场间的纷争,也有买断经营,开办专卖店这样的工商携手。工商企业间的戏一出接一出。
  求本溯源,工商本是一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商业从工业中分离出来,工商本是分工协作的关系,但二者也会有矛盾。如今面对买方市场,生意难做,工商企业这对伙伴间的矛盾更加凸现,这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者,一荣俱荣;反之,恶性循环。
  工商之间的矛盾,表现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商业企业职能退化与厂家的矛盾。不少商场不专心于商品经营,而热衷于引厂进店、出租柜台,甚至让厂家装修店堂、派营业员,某种程度更像是房地产商。事实上,多数厂家并不情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在销售商品上。矛盾由此而生。解决的思路在于商业企业充分发挥商品经营的职能,改善自身管理。
  工商之间的信用矛盾,商家拖欠厂家货款是工商矛盾的又一表现。厂家为什么纷纷去找信誉好的商场做生意,道理不言自明。解决信用危机,一要提高商德,倡导“诚”、“信”之风;同时,要健全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治市。
  工商之间在售后服务上的矛盾也时有所见。双方都不承担维修义务,对一些没有保修单的商品,相互推诿或维修质量差,收费高。目前,承担维修工作的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厂家自己设立的维修机构;一是社会上的维修机构。解决矛盾的思路要立足于承担责任,恪守诚信,维修社会化。
  工商谁也离不开谁。毕竟,“三年做一次,一次做三年”的暴利时代不复返了,双方应坦然正视这一现实,平等互利,树立工商一家的大局意识,将供大于求的现实作为调整双边关系的契机,共同着力降低销售成本,打破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共渡难关,建立长远的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摒弃短视和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
  别忘了,我国有句老话叫“和气生财”;别忘了,国际竞争就在家门口;别忘了,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