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勇敢面对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9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勇敢面对挑战
  国家科技部 甘师俊
  中药,作为国粹如今仍然是中国人防病治病、保健怡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人类即将步入一新的世纪的时候,中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进口药品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以北京为例,其市场份额已占到41%,而在广州更高达57%。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中药则全无一席之地。据统计,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其制成的保健食品、天然化妆品及香料等,成交额达300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的中药材、中成药仅为3亿美元左右,约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韩国的人参、银杏叶制剂每个品种的年销售额都超过1亿美元。日本津村顺天堂株式会社以我国中成药加减成分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也达1亿美元。更为令人忧虑的是,近些年来,国外中成药进口来势凶猛。很多中药材在国外二次加工后重新杀回老家。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洋中药”,在国内中药市场出尽风头。中高档的高丽参、洋参丸、洋参茶、洋参粉、洋参糖、洋参霜,乃至洋参饼干、洋参啤酒都挤上了国内中药店、参茸店的柜台。
  然而,挑战越严峻,机遇也越巨大,中药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人类向往回归自然,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西药研究开发与产品销售价格的持续上升,已达到了人们不可承受的地步,即使是对于发达国家,药价问题也已引起了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将眼光进一步投向天然药物的开发与生产。许多国家政府的药物主管部门开始修订对天然药物的审批程序和有关规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拟发布的“植物药开发指导原则”。
  当然,更大的机遇还是来自于我国自身。巨大的国内市场是中药大发展的前提,而现代科学技术则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原国家科委会同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并且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业务部门及企业界的广泛支持。
  中药要重塑辉煌必须要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走现代化的道路。所谓中药现代化就是要在传统中药理论和系统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现代技术的装备和手段,现代医药管理的程序和规范合理地用于中药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化的全过程之中。
  中药现代化还必须与中药国际化同时推进。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企业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于1995年在美国成立了办事处,成立了海外专家委员会,并与美国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著名的企业(如雷松公司、施贵宝公司)、大型的医药开发服务公司(如科文斯公司)先后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一些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如天津天士力集团等,更是积极开拓,敢冒风险,成为中药国际化的先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