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改革推动了历史进程——读《中国改革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27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改革推动了历史进程
  ——读《中国改革史》
  □苏双碧
  漆侠主编的《中国改革史》,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规模大、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的改革史。中国自有史记载以来,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改革、不断前进的历史,尤其是当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竞相改革,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改革热潮。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有改革措施,而这些改革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或多或少推进了历史的进程。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历朝历代的改革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了改革成功和失败的规律,这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其一,改革深入、力度大、内容又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的成效就大。本书在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意义时指出:一个显著的事实是,谁实行变法,采取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制度,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上层建筑,谁就能实现国家富强,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且,谁的改革最全面彻底,谁的富强程度就最高,二者是成正比的。这个概括很重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凡改革力度大的,都使自己的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出现了称雄的局面。管仲的改革造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晋文公的改革实现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商鞅变法最彻底,所以秦国就能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也是一样,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重大的改革措施,从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业;唐初李世民对政治、经济、军事的大力度改革,使唐初出现了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当然,改革不论力度大小,其实行的政策、制度都需要适应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否则,改革收到的效果就只能南辕北辙。
  其二,在封建社会,改革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中央政权,特别是皇帝本人(或实际掌握皇权的人)的支持与否。古往今来,中国历史进程经历的改革不下数百次,凡有较大影响或在一段时间里取得成功的,都是得到皇帝的支持或由皇帝本人主持的改革。可以说,任何一次改革,只要皇帝持反对态度,改革就会迅速走向失败。春秋战国时,诸侯各国凡改革成功者,都得到国君的大力支持。商鞅是个著名的改革家,在魏国不能得到魏惠王的支持,一事无成;他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改革取得了划时代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宋代的两次改革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得到宋仁宗的支持,不到半年,十条改革纲领就有九条得到颁行,推动了“庆历新政”的实施。但宋仁宗态度一转变,从支持转到不支持,范仲淹立即被逐出朝廷。而王安石变法也是一样,当宋神宗一心支持王安石改革时,改革雷厉风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吏治诸多方面,社会出现生机,改革收到明显效果。但宋神宗一死,宋哲宗继位,高太后执政,便扶持守旧派打击改革派,新法遂即罢废,王安石改革宣告失败。在近代中国,戊戌变法得到光绪皇帝支持,改革有声有色,但当掌握皇权的慈禧太后起而反对改革时,改革派人头落地,死的死,逃的逃,改革只好宣告失败。当然,这并不是过分突出皇帝本人的作用,而是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造成的,皇权的至高无上和臣民对皇帝的愚忠造成的。
  其三,改革成败的另一种现象,就是王朝初期的改革成功率高,收效大,而王朝由盛入衰的改革,由于以皇帝为首的守旧势力大,改革基本上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建国初期,君臣都体会到王朝的建立来之不易,皇帝本人大多经历过夺取政权的艰辛,为巩固政权必须励精图治。这期间朝廷的重臣,大多较有作为。因此,这个阶段改革力度较大,收效也较明显。如西汉初年从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等改革措施到出现“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共约经历了六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唐代李世民实行以“亡隋为戒”的改革措施,到出现封建社会著名的“贞观之治”,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明朝皇帝朱元璋实行强化统治核心和实行赋役制度改革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收到土地、粮食、包括其他农作物都有大幅度增加的效果,从朱元璋改革到永乐盛世的出现,也只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清王朝从1644年奠都北京,开始对内政、民族关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康熙的改革基本上是顺治改革的继续,但在调整民族关系等内容上力度更大,使清王朝进入“康熙之治”的盛世,共用了八十年左右的时间。初建王朝的改革,凡改革力度较大的,一般都能经历几代皇帝执政的繁荣(当然也有例外,如隋王朝),时间大多能延续一百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灿烂文化的创造,基本上得益于这些历史年代。
  至于王朝由盛入衰时的改革,由于阻力大,改革者必须具有更大的气魄,以及更有才干,更有胆略,并承担更大的风险。当一个王朝腐败达到一定程度,统治阶级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调节时,改革家的意图和愿望就难以有回天之力了。
  以上三点,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政权要长治久安,只有不断改革,改革历史进程中一切有碍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改革一切导致腐败滋生的吏治制度。前一条是说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进程的总体标志;后一条则是指吏治,它是政治清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政权的腐败,不论什么样的社会形态,都是从吏治的腐败开始的。《中国改革史》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很多很丰富,除上述三点之外,还有别的许多供后人思考的问题。本书的出版为研究中国改革的历史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和丰富的史料,也为当代的改革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历史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