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寻找人生亮丽风景——丰城电厂启动青年人才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20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寻找人生亮丽风景
  ——丰城电厂启动青年人才工程
  张同吾 王立彬
  作为江西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大(120万千瓦)的现代化企业,丰城电厂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把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带进新的世纪呢?人才,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和精湛技艺的人才,是把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推进21世纪的真正动力和重要前提。于是,丰电在打下第一桩基的同时,也开始了选才、育才、用才的“三才”战略。
  丰电人事改革的第一锤敲在新分配入厂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的工作安置上。1996年下半年,厂里规定,每一名新入厂的学生,必须自行联系参加一年社会实践,厂里对其实践情况跟踪调查,然后由厂培训中心培训一年,再参与岗位竞争。
  技校毕业生严琳,入厂后屁股还未坐稳又被推上社会。她觉得茫然和不解。后来,她在一家出版社学会了彩色排印等多种实用技术,回厂参与竞争她有了“本钱”。在人们赞许的眼光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丰电的改革,始终贯穿着赛马式的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组合,实现共同理想。总经理牛亚平明确提出:“是猴子就给你一棵树,是老虎就给你一座山,是蛟龙就给你一条河。”于是,丰电的岗位竞争,波浪迭起,如火如荼。
  1996年10月的一次竞争,调岗面达40%,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从低岗走上高岗,22岁的青工茅义军,以优异的成绩登上值长的岗位。竞争,使丰电的职工走出惰性,一次次实现人生的超越。22岁的退伍军人李路君敢吃“螃蟹”,自带2万元风险金,带领9名从生产一线分流的“婆姨们”创办商务中心,承揽印刷业务。一年的发展,商务中心日益红火。体弱力小,昔日在主业黯然失色的“婆姨们”,今天,在方块字的组合中,找到了人生之路的亮丽风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