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郭沫若的佚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2
第12版(副刊)
专栏:

  郭沫若的佚诗
  万树玉
  熟悉现代文学的人都知道,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茅盾夫妇于1946年12月5日从上海动身赴苏访问时,前往码头送行的郭沫若当场书赠一首七绝:“乘风万里廓心胸,祖国灵魂待铸中,明年鸿雁来宾日,预卜九州已大同。”此诗曾刊于翌日上海出版的《文汇报》。但人们一般都不知道,郭沫若当天(上午)在斯摩尔纳号船上送行时还作有另外两首七绝送别诗(附原件照片),从未面世过,内容如下(原句无标点,标点系笔者所加):
  乘桴海外沈夫子,
  我亦无心效屈原,
  要使九州成一统,
  普天耕者有田园。
  遍地狂澜卷血花,
  何堪大盗入吾家,
  明年鸿雁来宾日,
  司马司徒应去华。
  步夷初先生韵送
  雁冰兄游苏
  这两首七绝赠诗写在一张普通宣纸上,一直由茅盾家属收藏着,故迄未收入任何公开出版之郭沫若著作(包括文集、全集)。
  比较郭沫若同在轮船上书写的三首送别诗,可以觉察出,“乘风万里”诗的写作时间先于后两首七绝。前者落墨于一本似为送行者签名题字准备的红小册上,显然是刚到船上时就书写的;后者是特地赠与茅盾的一张条幅,从字迹的潦草、落款漏记日期,也未盖章等现象判断,书写得极为仓促,很可能是送行到快告别时挥就的。这几首诗不仅是两位文坛巨擘友情的见证,还是郭沫若对全国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殷切期待的写照;后两首七绝是留作个人纪念保存的,抒发得较洒脱、舒展,既对国统区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作了讴歌,又对国民党的血腥统治进行了无情抨击。两诗中的“鸿雁”均指茅盾。茅盾姓沈名德鸿,字雁宾(后改为“雁冰”),取自“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礼记·月令》)。茅盾夫妇访苏归来的日期是翌年(1947年)4月。“司马司徒”,似指马歇尔和司徒雷登,一个是当时“调停”中国内战的美国总统特使,一个是美驻华大使。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