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校企合作添活力——记上海财大万泰国际投资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校企合作添活力
  ——记上海财大万泰国际投资学院
  本报记者 萧关根
  在高校改革中,校企合作办学已经不是新鲜事。然而,上海财经大学万泰国际投资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激活办学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一个原来基础较薄弱的小专业发展成为一所颇具特色的新型学院的事实,却引起了国内同行的注意。
  万泰国际投资学院是上海财经大学与万泰集团合作以上海财大投资经济学专业为基础创办的二级学院。现有本科生347名,硕士研究生25名,教师19名。自1995年6月成立以来的3年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从人均每周2.8课时增加到7课时,科研工作量从人均每年2万字增加到10万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考评以及97级研究生毕业综合素质测评均为全校第一;教职工中有40%的人获得过上海市和学校先进个人称号;院团总支被评为1997年度“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学院被评为1997年度“上海市模范集体”。
  学院成立后,院领导首先做的事是借鉴企业的竞争机制对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进行改革,以增强办学活力。他们公开招聘了学院4个部门的负责人。实行动态聘用制对教师队伍进行重组,使差的能流出,弱的能提高,骨干能留住,优秀的能引进。对原投资经济专业18名教师中的17名教师,先试聘一年,经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不合格的不聘。两年后,共有4名教师被解聘,另行安排工作,同时,引进了3名博士充实教师队伍。
  青年女教师方芳在试聘期间,克服家庭困难,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提高很快,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被选送到国外进修。从外校引进的年仅28岁的王洪卫博士,到学院工作后很快就主持筹建了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一年后获得了教学优秀成果奖和一项省级科研成果奖。现在,全院教师的平均教学质量已由原来的B级上升到A级。
  学院领导及时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争创一流教学和科研上来。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在原来投资经济专业基础上,发展国际投资专业方向,新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邀请国内专家进行论证后,提出了“九五”期间完成30部专业系列教材的任务。由中青年教师担当主角的编写工作进展很快,两年多时间就出版了15部教材,另有5部已交付出版。研究工作也很红火,已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7项,发表论文、专著等共有560多万字。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级重大课题4项,省部级重大课题5项;由院长储敏伟教授、副院长杨大楷教授分别承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税收管理系统工程研究》和《国债管理与利率研究》是国家“九五”重大项目。
  万泰国际投资学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有不少创新,形成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以世纪眼光塑造人,按国际接轨培养人,靠师德师魂熏陶人”的育人特色。他们将市教育党委提出的高校学习邓小平理论“三进”发展为“四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宿舍、进头脑,并且紧密结合专业课教学,共青团组织密切配合,同学们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坚持不懈,全院学生已撰写文章400多篇。
  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他们注意培养四支队伍:理论学习骨干队伍、文体活动骨干队伍、科研骨干队伍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如今已有近半数的学生提出了入党申请,学生中党员的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10.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