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微水”兴农——巴中印象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7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微水”兴农
  ——巴中印象之二
  本报记者 安洋
  穿行于巴中的山岭间,所到之处满目青绿,连地垄和田埂上都栽上了树,与荒漠的干旱地区相比,简直让人难以将它与贫困相联。巴中人能把生态保护得这么好,出乎我们的意外。
  与绿树相映生辉的,是那一处处的微水池。它和陇中旱原的集雨水窖如出一辙,但面积却大多了,四五百立方米的一池池清水,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巴中地区扶贫办袁副主任介绍说,这就是近年来巴中人下功夫最多、发挥效益最大的“微水工程”。
  巴中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常常是冬干连春旱、夏旱接伏旱。由于山高坡陡,即使是雨季也兜不住几滴水。水的问题如得不到根本解决,意味着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没有保障。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搞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是中看不中用,劳民伤财不顶事;组织千家万户兴修微水池,不仅花钱少,效果也出奇的好。
  在奇章乡元堡村采访时,我们参观了王桂英家椭圆形的蓄水池。约1/4篮球场大的一池清水足有500立方米,池中养鱼,池面放鸭,池边喂鸡,屋后栽果养猪,仅这几项一年收入上万元。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有池,还配套建了一口压水井,井口安装了一台电动抽水泵,房间接上了自来水管。王桂英眼睛挂着泪花对我们说:“从前过苦日子的时候,亲戚不愿上门做客;如今有了微水池、自来井水,过上了好日子,人家有事没事都愿过来坐一坐。”
  像王桂英家这样的微水池,我们无论走到哪家都可看到。在天星村,村党支部书记邱承宗兴奋地说:“自从修了微水池,打了卫生井,我们再也用不着跑到五里外的小河沟挑水吃了。”
  实践中,巴中人逐步探索出了“井池园配套,种养加结合”的“池园经济”发展路子,即把解决人畜饮水、农作物保苗补灌的井池建设与发展种、养、加结合起来,为扶贫开发走出了一着好棋,得到四川省委的高度评价。目前,巴中地区的“微水工程”已推向几乎所有的贫穷角落,全区微水池总数已发展到近14万个。它最直接的效益是迄今连续4年干旱,农民人均产粮都在500公斤以上。与此同时,去年全区涌现出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的池园经济大户5万多个。
  巴中人靠自己的创造和苦干摆脱贫穷。
  下图:天星村农家微水池。 安洋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