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中华儿女》百期致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9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华儿女》百期致词
  今天,《中华儿女》专栏满100期。
  1996年4月2日,本报在一版推出《孙学敏与一座荒山的故事》,记述一个女青年离开城市,扎根乡村20多年,治理荒山,矢志不移,实现绿色梦想的事迹。
  以此开篇的《中华儿女》专栏,两年多时间,在要闻版上介绍了百位中华优秀儿女,他们以多彩多姿的奋斗历程,展示了我们这个恢宏时代普通人的人生风采。他们一个个都具有独特的精神世界:从“火眼金睛”守国门的缉毒专家周鑫全,到劈山治水富乡亲的基层干部张唤余;从心系荆江、一心治水40年的易光曙,到为民解忧不言愁的居委会主任吕发英;从痴恋山沟的育苗人马安健,到39年不间断义务送报近百万份的共产党员孙立银;从写兵、唱兵、演兵,乐在军营的老兵李信,到找水打井10年不懈的残疾退伍军人霍锦国……他们每一个人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我们国家能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取得如此灿烂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百折不挠的追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中国的脊梁。他们默默无闻、艰苦奋斗,虽不惊天动地,却在平凡中显现伟大。”见诸报端的这100位“中华儿女”的事迹,进一步将本专栏这段“开篇的话”具体化了。
  百期中的“中华儿女”是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因此,他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厚爱。苏州读者周伟濂来信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正气和脊梁,我们党的报纸为他们唱赞歌,可以教育、激励全国人民。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的读者杨如意来信说:专栏贴近基层、贴近读者,人物真实,可亲可学,敬佩之余,让人自励。秦皇岛市读者张生金告诉我们,他从第一期开始,每期必读,有的读数遍,并且每期都剪贴下来,再给朋友阅读。两年间,我们收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来稿近千件。刊出的百期《中华儿女》,大部分是从读者来稿中精心选编的。
  《中华儿女》百期后,我们将为继续编好这个专栏更加努力,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向我们推荐优秀人物,也希望各地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和新闻写作爱好者给我们多多来稿并多提宝贵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