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我有一个梦”——记青年纳米科学家刘忠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星灿烂

  “我有一个梦”
  ——记青年纳米科学家刘忠范
  马飞孝
  在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走廊里等候刘忠范,我被墙上设计独特的“去向表”吸引住了。线条纵横交错似围棋盘,每人名下有一粒磁铁棋子,对应着各人的去向:回家、实验室、出差……一目了然。出于好奇,我拿下了上面的棋子,发现刘忠范名字下实验室对应的部分的白漆已被磨去,露出了黑色的铁皮。
  正端详间,刘忠范拿着羽毛球拍走了进来,他刚参加完学校组织的羽毛球比赛。“我喜欢投入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刘忠范快人快语。在研究中心,他提出一天26小时的口号,高效率地工作。他身先士卒,一般每天早上8时到实验室,晚上11时回家。
  五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的以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神奇的电脑时代。但是一旦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小于0.05微米时,微电子技术就无能为力了。而刘忠范所从事的纳米技术将显示出诱人的魅力。利用纳米技术去操纵、组装原子、分子,可以构建纳米尺度的器件,这些元器件基于量子效应工作,不仅体积小,而且功能强大。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放着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刻成的纳米尺度的“百年校庆”字样及唐诗《春晓》,字体俊美。他们开发出的纳米加工技术能准确地控制针尖刻出自己想要的字来,这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今年36岁的刘忠范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14年前,他远赴日本留学,从此与纳米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纳米组装、纳米器件及纳米化学研究方面,刘忠范走在了国际前沿。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化学力滴定”、“针尖化学”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已在《Nature》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1993年,刘忠范随身带着价值20多万美元的仪器,抱着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回到了祖国。如今,他创办的研究集体已发展到30多人。
  每一个实验室墙上,都贴有一张研究进展表,每隔一段时间,要求有新的进展出现在表上。每个周二晚上都有研究汇报会,要求每个人上台去汇报自己的课题进展,大家自由地针对某个问题诘难、辩论。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力、动力,促使每个成员去钻研,去竞争。
  刘忠范说,一个研究群体能源源不断地出诺贝尔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学术氛围,而这正是我国所缺少的。我们常常说自己的硬件不如外国,实际上,我们的科研氛围这一软环境更不如人。于是,自始至终他便致力于创建一个好的集体,一个平等竞争的科研环境,所以便有了上述种种有特色的治“室”之方。
  每天,他在实验室中呆的时间最长。他说,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这种辛苦也是一种积极的辛苦。他常常逃会,有时索性把电话线给拔了,坐下来静静地搞研究。他交给学生的课题也是最前沿的,富有挑战性的。于是,学生也都积极投入到研究中去。
  刘忠范坦言自己也喜欢玩。他最喜欢打羽毛球,回国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每到星期天下午,他都要打上几场。在他的影响下,实验室其他的人也喜欢上了羽毛球。作为队长,他去年带队在学校举行的羽毛球比赛中夺得了亚军,今年则刚刚取得了冠军。每年春暖花开或是秋高气爽之时,他又会组织大家到京郊去尽情地玩上一两次。而今,京郊周围的山他们几乎都玩遍了。他说,干工作要尽情的干,玩也要尽情地玩。
  作为国家攀登计划“纳米级信息存储技术与材料研究”首席科学家的刘忠范深信:纳米电子技术将引起信息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否重视纳米电子技术,关系到整个国家下个世纪的发展。他说,“我有一个梦,就是在不远的将来把我们的中心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纳米科技研究基地,为中国参与未来纳米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作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