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大洋彼岸的关注——记中国留美经济学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大洋彼岸的关注
  ——记中国留美经济学会
  本报记者 蒋涵箴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建立?在美国一大批学习经济的中国留学生为此而操心奔波。1997年6月的一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第15大街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所在地,从美国四面八方来了一批中国留学生,他们正在讨论这一问题。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向国内介绍一下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会议决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召开“中国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
  一年之后,1998年6月,会议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留美学生请来的西方学者介绍了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做法与经验教训,由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介绍了他们在中国所做的调查“中国养老体制的改革”。会上,研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为解决当前实施中的一些难题献计献策。很多留美同学特意回来义务为大会当翻译、做接待工作,有些人常常要忙到天亮才能躺下。他们说这是为祖国工作,心甘情愿。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去了许多留学生,其中很多人是在北美学经济和管理的。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奠定了深厚的经济理论基础,个人事业上也有所成就,有的在美国的大学里得到了终身教授的职位,有的在美国金融界或研究机构工作,光世界银行就有200名中国留学生任职。他们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及操作方法有较深的体会,这批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在美国社会有了一定基础的学者,由他们出面邀请自己的老师、上司来中国讲学、开会也较容易。把这一批分散在北美的留学生组织起来,能为祖国做多少有益的事情啊!1985年在纽约成立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至今已经发展到600多人,成为中国大陆海外学人最大的学术组织。多年来,留美同学一直保持联系,探讨中国经济改革,并提出改革建议。1993年起,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每年都在国内召开一次专题国际研讨会,如在海南召开的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在广州召开的金融体制改革研讨会等。
  中国正处在大发展时期,许多留学生都愿意回祖国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人暂时不能回来。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留学生在国外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某些途径把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祖国。去年他们利用假期,组织了一批会员赴台湾访问,深入地了解台湾经济发展的过程,每一位会员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调查一个题目,从台湾的社会经济到台湾的教育与经济发展、两岸投资及贸易。当论文收齐后就在国内出了书:《提升国际竞争——台湾经验及其对大陆的启示》。他们在这之前已出版了《现代工商管理丛书》、《市场经济学术丛书》两套书。在中国各大城市开办各种学习班,讲跨国公司管理、信息高速公路、美国的法律机制、国内的企业如何在美国注册公司等等,各地反应相当好。
  令这些海外学子高兴的是,国内有关部门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已经听取了他们有益的建议和呼吁,并付之于实践。国内的支持,使大家信心倍增,感到有许多工作要做,学会决定明年在成都召开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国际研讨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