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进京开餐馆的侗家夫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9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进京开餐馆的侗家夫妻
  石朝格
  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附近,有一家由一对侗族夫妻经营的餐馆。
  老板姓唐,原本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物资公司工作。由于企业效益不好,10岁的孩子又考入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经济上便陷入困境,因此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进京”。
  唐老板夫妻俩在军艺附近四处打听合适的工作,但毫无结果。满怀信心要在京城大干一番的夫妻俩整天愁眉不展。思前想后,终于有所领悟。夫妻俩以前都学过厨师,而且还有两样绝活——侗家菜肴和毛家菜,一合计便放弃了替别人打工的念头,准备自己开餐馆。说干就干,仅两天时间便在魏公村附近找到一合适的门面,与房主签了协议,第三天便开业了。唐老板说,当时心里一点谱也没有,他的前一任店主,只开业八天便因生意冷清而被迫停业,这阴影在夫妻俩的心头还一时无法驱散。他们首先把店面布置一新,力求别致舒适。并在广告上狠下功夫,把特色菜肴的品种、价格一一标出,价格也极为便宜。还稳把质量关,菜要新鲜,分量要足。因为人手少,夫妻俩就不得不提前配菜,为此他们经常夜不能寐。他们的心血没白费,每天络绎不绝的顾客给了他们以信心,特别是一些“回头客”给他们壮了胆。半个月后,他们请了两名厨师,他俩也是夫妻。唐老板说,他请厨师的原则就是技术一定要过硬,工资高一点倒无所谓。要是图舒服、当老板,他们完全可以花同样的钱请两个不太好的厨师再加两个服务员。这样一来倒也真像老板了,但生意就会慢慢清淡下来,前任老板就是个例子。
  来自侗乡的夫妻俩特别能吃苦耐劳,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来张罗生意。他们以其质朴、厚道赢得了顾客,并得到厨师夫妻的信任,在他们之间感觉不到那种主雇关系,情感是维系他们的纽带。“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是唐老板夫妻俩崇尚的信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