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判罚从严的时期是否来临——法国世界杯赛的回顾与分析(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10
第8版(体育·摄影)
专栏:

  判罚从严的时期是否来临
  ——法国世界杯赛的回顾与分析(四)
  本报记者 曹焕荣
  足球法规是死的,执法的人是活的。世界足坛的判罚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宽宽严严,严严宽宽。能否说,从本届世界杯赛开始,“判罚从严”的时期已经来临。
  这表现在:一、红黄牌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红牌这种“极刑”,以前不轻易判。现在,一场比赛出示一两张不足为怪,总数已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杯赛。二、来自各大洲的裁判普遍吹得严。过去,记者一直以为欧洲裁判执法较松,许多可吹可不吹的犯规常常不吹。这次完全改变了印象。意大利的“光头”裁判在法国、丹麦一场比赛中,一气判了两个点球。素以严厉著称的“南美法官”更是严上严,以至一场未见武力的比赛出了3张红牌。三、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无论裁判怎么判,总有理。在指责裁判的舆论面前,国际足联决不退让。记者注意到,本届杯赛上,各队还真少有敢与裁判正面“叫板”的。即使像巴西、智利、英格兰、喀麦隆等在外界看来“蒙冤”的球队,也只是由局外人或舆论界出面喊几声,极少上诉。
  应该说,这种从严的趋势,是足球运动发展的伴生物。现代足球技术讲究速度、力量与对抗,假如没有强有力的保护,后果不堪设想。尤其那些攻城拔寨的中前场队员,更需避免意外的伤害。
  这种从严的趋势,也与国际足联的人事变动有关。新任主席布拉特是本届杯赛红牌频频的始作俑者。至于将在国际足联就高位的普拉蒂尼,严惩背后铲球者的建议就是他提出的。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裁判问题上的“强硬派”将占上风。
  对于“判罚从严”,各参赛队都在努力适应,有的队适应慢一些,就吃了大亏。比如,法国队“灵魂”齐达内因一个不大的蹬踏动作被罚停赛,全队差点被巴拉圭拉下马来。英格兰队被罚一人后,便把场上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阿根廷。从长远讲,“判罚从严”还将给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带来深刻的影响,足球界应加强研究才是。
  云集此间的足球界内外人士,对“判罚从严”持异议的不多,但表达了对“裁判左右比赛”的一种担心。国际足联当然懂得权力与制约的关系,在世界杯赛期间主要抓了两条:一是强化监督。一位裁判赛前与参赛一方的人士在餐桌上有接触,报界马上就穷追不舍。二是进行技术测评。每天根据比赛录像,对裁判的判罚打出分数。虽然没有解释这种做法所起的作用,但那些被外界公认为判罚有误的几位裁判,记者再也没见他们出场。
  国际足联为提高裁判水平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将是裁判职业化。普拉蒂尼日前公开说,“将来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裁判的专业化”。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在的业余裁判制度,已无法适应足球运动的发展,应有水平更高、更稳定的人士担当这项工作。但是,这中间有一点值得重视,即有人强调“能力的权威”,认为裁判是中立的,在一个国际大赛中并不一定要按国别来挑选裁判。他们说“裁判的全球化是一个令人好感的想法”,但最好的比赛必须由最好的裁判当主裁。(本报巴黎7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