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香港社会保障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08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社会保障一瞥
  王继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能否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制,已成为制约改革成败的关键。内地与香港社会制度不同,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也有一定差距,内地也不可能照搬香港的社会保障模式。但是,我们毕竟可以从香港社会保障的经验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香港的社会保障体制开始于一个低水平的保障体制。香港的社会保障只面对收入较低的市民,并非保障全体成员。按照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支持一种全民社会福利体制是完全有能力的,而且许多社团为此也曾提出过强烈要求,希望香港社会走上西方福利模式之路。但香港社会保障体制从香港社会实际出发,至今仍保持低福利的特点。“低税制、低福利、高发展”,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要保持世界自由港、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就必须实行低税制、低成本的方针。香港没有照搬西方社会福利模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香港人的意识中,普遍存在自强、自立、不依赖社会的观念。许多香港人,甚至一些老人,只要有一线自力求生的希望,也不愿申请综合援助金。他们追求自立,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这与缺乏现代社会保障意识完全是两回事,香港政府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方面,态度是积极的;香港市民也懂得现代社会应该承担起保障社会成员的义务。但是,绝大多数香港人并不盲目依赖福利制度,而且“反对综合援助金养懒人”的观念,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日益深入人心。1995年香港社会福利署发布的《香港社会福利发展五年计划一九九五年检讨》书中,就坦诚地指出,“香港福利计划的设计和发展,是建基于市民……自强、自立、互助、慷慨、避免依赖福利和尊重社会秩序等观念”。香港是一个华人为主的社会,传统的家庭观念促使香港社会非常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在《香港社会福利发展五年计划一九九五年检讨》书中,把家庭福利服务的整体目标确定为,“保存家庭作为一个单位并加以巩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使每个人和他的家人可以避免发生个人或家庭的问题,或当问题发生时可以应付,并解决家庭本身不能满足的需要”。为此还规定了提供家庭经济资助、住屋、职业、医疗、照顾老人、教育儿童等14项服务内容。并且在综合援助金中专门设立了家庭津贴项目,政府每年为支持家庭所投入的经费在社会保障总支出中高达60%左右。长期以来,家庭保障成为香港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以养老为例,在现有近89万60岁以上的老人中,仍在家庭养老的占86%,独居者占10.8%,入住安老院者不到3%,在支持家庭的政策鼓励下,几代同堂的主干型家庭,日益成为香港家庭结构的主体。在香港政府还未介入社会福利事务之前,民间的福利工作是由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士、社团或宗教团体本着慈善为怀的精神,出钱出力组成志愿机构,担当救灾济贫的道义责任。政府介入后,在社会保障计划的实施中,民间团体、热心人士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香港还专门培养出了一支由数千人组成的“社工”队伍,他们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训练,持证上岗,带领“义工”活跃在考察、咨询、落实社会保障方案的第一线。可以说,香港社会保障的成功,其中有一半功劳应该记在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的“社工”身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