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水墨纵横写素心——记刘华云和她的画与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10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水墨纵横写素心
  ——记刘华云和她的画与印
  钱君匋
  “水墨纵横写素心,追踪秦汉见功深,才华天于云鬟富,留得芳名在艺林”,这是我为书画篆刻家刘华云女士写的一首小诗。事隔二十余年,华云艺事日进,声名远播,作品和传记多次收入国内、国际的重要典籍,昔日我“留名艺林”的祝愿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实在令人欣慰。
  我认识刘华云是六十年代稍晚的事。她幼承家学,于文学书画孜孜以求,五十年代曾随著名水彩画家冉熙先生学习西画,其后又转习国画,但那时与我谈得最多的却是书法篆刻。华云当时二十多岁,兴趣广泛,才华初露,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她的家境颇艰,但她能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由画及书,由书及印,越难越进,她今日的成功完全是得力于往日的坚毅。
  华云为人质朴率真,寓刚于柔,绝弃矫饰,于艺事则能立足传统,苦下基本功。她又虚心好学,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却不因自己的略有所得而沾沾自喜。在绘画上华云于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设色清新明丽,布局大胆,工写兼顾,技法纯熟,能博采众长又不为一家一派所囿。她认为绘画艺术上的创新首先要努力追求韵味,作品须神、情、意、趣兼得,要有意境,而不是纯技法的表现。我看她的绘画即使题材不同,这种追求却是时时展露,可见这是她执著的探求目标。近年所作,更是笔简意丰,个性日见明显。在书法方面,华云真、行、隶、草兼擅,早年由二王入手,近年则力追汉魏风范,寓秀媚于劲健,清灵脱俗,迥异时辈。刻印也是卓然成家,为海上印坛所瞩目。
  华云于书画印研习有年。由于她具备了较深的艺术素养,更在于不屑以操刀刻石点缀其多才多艺,而能努力把握其艺术特质,于篆刻的分朱布白、刚柔浓纤之中进一步拓展其美术素养,由金石情韵转之于柔豪彩墨,则自有一番新的境界。因此我以为华云对篆刻研习的收获,除了其刻印能不让须眉外,当在于书画上的进境,尤其是她绘画上沉着的笔力和新奇的章法显然受到秦汉玺印的诱导。
  华云于创作之余,又重视书画篆刻理论的研究,有多种论著问世,得到著名艺术理论家伍蠡甫教授的指教与嘉许。作为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华云在书画篆刻教学以及国际艺术交流方面也是成就卓然的,艺术创作、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齐头并进,可以预期她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