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中日代表谈——经济发展与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11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中日代表谈——
  经济发展与合作
  高华
  不久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所和日本北海学园大学、日本北太平洋地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和日本北海道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有中日双方经济界、政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共30余人。与会代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就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国和北海道的经济交流、北海道的经济政策、新的产业振兴战略及国际化、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中日经济发展合作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二十一世纪中日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与会者认为,中日两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虽然存在着巨大差距,但是两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随着中日两国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和加深,中国和日本北海道的经贸往来也与日俱增。举办“中国和日本北海道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国际研讨会,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之所以能够展开经济合作,携手共创未来,是因为存在着许多共同点。第一,双方都有经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第二,双方都面临着改造传统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立新的产业群的课题;第三,双方在农业发展方面都亟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发展生态农业;第四,双方都拥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可供开发;第五,作为正在上升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地区,双方都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与后劲。但是中国与北海道之间还有很大差异,双方都不应简单模仿和承袭对方的做法。
  在肯定最近几年中国与北海道地区友好往来取得成绩的同时,与会代表共同感到,双方的经济交流还有许多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为进一步加深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家各抒己见,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如:双方经济交流的重点应放在“培养人才与技术交流项目上”;结合当地市场需要,相互在对方举办有代表性的、体现本国、本地区、本企业特点和优势的展览会;中国应借鉴北海道产、官、学相结合的经验,通过企业、政府和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把研究成果及时向地区的企业转移等等。
  中日经济发展合作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研讨会的议题不仅限于中日、中国和北海道之间的经济交流,还进一步涉及到世界经济之间的种种联系。代表们强调指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然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首先要加强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合作。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利用北海道的资金与技术、中国的劳动力及俄罗斯远东的资源共同开发东北亚,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课题。北海道地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核心地带,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认为,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亚洲一些国家最近爆发了金融危机,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然而人们可以预期到,经过几年的调整,东亚将走出经济困境,创造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虽未遭到直接冲击,但承受了巨大压力。为与东亚国家和地区同舟共济,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以稳定东亚经济。此举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地区政府和人民的赞赏。
  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有责任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