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一块广告多少钱?——法国世界杯赛的回顾与分析(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13
第8版(体育)
专栏:

  一块广告多少钱?
  ——法国世界杯赛的回顾与分析(六)
  本报记者 王芳
  有人问:“世界杯赛场的一块广告牌需多少钱?”据说1.5亿至2亿法郎不等(约合2.25亿至3亿元人民币)。更准确的数字外人无法知晓。有资格在场内设置广告的12家公司属“第一类赞助商”。全部64场比赛,他们的广告通过电视累计可在全世界面前出现约448分钟。此外,他们享有使用世界杯标志的权利。
  如今,世界杯足球赛不仅是一项体育盛事,也是一次颇具规模的商业活动。250万现场观众,370亿电视观众,1.3万记者参与报道,足以使世界杯这一品牌价值连城。有的企业说,“这是让世界认识我们的极好机会”;有的认为足球的影响主要在青年中,故对世界杯赛的投资热情超过了奥运会。据统计,20年来,由于全面引进市场观念,由于最具实力公司的争相进入,世界杯的收入增加了10倍。其增幅,恐怕没有多少产业能相比。
  本届杯赛的商业操作,在国际足联和法国组委会两个层面上进行,前者得大头,主要抓住电视转播的出让权和赛场的广告权。法国人也借这个良机,充分开展“足球经济”。做法包括:独立拉赞助。法方在国际足联直接控制的12家公司以外,经争取,另搞了8家公司为“第二类赞助商”。每家出资6000万至8000万法郎,但权利相对小一些。仅这一笔,组委会就获得了6亿法郎。再往下,还有第三、第四类赞助企业,共25家。
  实行经营性的票务。过去,一张球票除本身票面价值,一般很少有其他附加值。这次,不少赞助商、代理商全面学会了“以票生财”:有的将球票作为促销产品的奖品;有的用抽签的方式,用球票来推销彩票;17家旅行社通过球票,组织了大批客源。
  全力开发纪念品。法国一项调查表明,每3名消费者中,便有2名偏爱带有世界杯正式标志的商品。设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小专卖店,虽门面不大,每天光顾者至少在5000人以上。法国人为本届杯赛开发的纪念品,从吃穿用无所不包,光葡萄酒就不止一个品种。
  推进经贸合作。组委会专管经济事务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世界杯期间,应邀来法的国际大公司的代表有200多名,他们“都有投资意向,只是没有拿定主意选择法国还是别的欧洲国家”。10个有比赛的城市,都把杯赛“当作挖掘经济和旅游潜力的绝好时机”。一些地方同期举办了经贸展览。
  在世界杯赛结束时,国际足联发言人提到,他们的收益约为4.65亿瑞士法郎(约合27.9亿元人民币),比1994年世界杯赛多出1.73亿瑞士法郎。法国组委会也喜滋滋地称,他们挣的钱已经超过了美国人承办的上一届。
  足球招来了巨额资金。阿维兰热在即将退休时不无得意地说:“以前,参赛球队要交钱,现在是国际足联出钱。”本届杯赛的32支队伍,都可领到3笔钱:一笔是出场费,不管胜负,每队每场100万瑞士法郎(约合600万元人民币);一笔是赛前的准备经费,每队75万瑞士法郎;一笔是全队45人每人每天375瑞士法郎的旅差费。在各个体育项目中,足球的条件得天独厚。
  然而,国际足球界一些有识之士就此产生一种忧虑,足球会不会演变成赤裸裸的商业活动,自身的发展却止步不前?在国际足联日前组织的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批评有些运动员、教练员对金钱过于关注。有人把俱乐部看得至高无上,超过了国家队。有人完全把足球当成一棵“摇钱树”。普拉蒂尼甚至担心,以后俱乐部的比赛结果或许会左右股市。如事实被他言中的话,对足球未必是件好事。(本报巴黎7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