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直升机上察冰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国北极科学考察

  直升机上察冰情
  本报记者任建民
  从早上起,我们的船就停在这儿,风很大,雾也很大,小艇放不了,飞机无法起飞,大家都在等着老天。吃完晚饭,天放晴了,阳光普照冰面。
  我随着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和他的几个助理,先侦察一下冰情。直升机径直向北飞去。
  向下看,我们的船在冰区的边缘,外边是开阔的水面,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浮冰。浮冰的形态多种多样。浮冰之间有冰间水道、冰间湖,浮冰表面有冰脊、融池,感觉和从飞机上看江南水乡差不多,有如良田万顷、阡陌交错。可以明显看出风的痕迹,好像一片软软的白沙,被风一吹,凝住了。
  向北飞了大约半个小时,一路上冰都很薄的样子,仿佛用手指轻轻一搅,就会支离破碎。飞机转了半圈,看准一个较平的地方落下去。
  康建成马上找到一块雪地,用手钻取冰样。钻到1.4米深时,有融水渗出,表明冰中间有部分融化。这块冰上有3厘米厚的雪,康建成马上打开密封塑料袋,取出一只洁白的手套,把已断成四截的冰样小心翼翼地装进样品袋。
  飞机往回飞,远远看见雪龙号了,如一个小指甲大小。这时,我们又发现了一块较大的浮冰块。飞机落下去,康建成拿冰刀挖了挖,表面的雪有7厘米深。他打定主意要带着他的小组到这儿取样。这儿离雪龙号有6海里。
  在离雪龙号只有1.5海里的地方,有一块面积不大但很厚的浮冰。飞机在上面盘旋了一圈,冰上融池也不多,适合联合冰站作业。当即决定,把船开过来,靠到冰边缘。于是,我们找到了两个“作战”目标。
  (本报雪龙号8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