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情注一流民办大学——记山东省经贸专修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14
第7版(教育)
专栏:

  情注一流民办大学
  ——记山东省经贸专修学院
  吴昊宇
  今年7月,在山东省教委召开的全省民办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山东省经贸专修学院和该院院长常文光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学院创办两年来,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并被批准为“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
  入夏后,山东经贸专修学院的各个报名点热闹起来,家长们从各地赶来打探“军情”。当家长们亲眼看到正在装修的新教学楼、宿舍楼之后,高兴地说:“没有自己的校舍,总让人觉得不长久。民办高校拥有这样优美的校园,让我们家长放了心。”
  学院院长常文光告诉笔者:“要真正办教育,一定要舍得投入。只有集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于一体,民办学校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位孔繁森生前好友,自从走出校门,就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他创办了山东经贸专修学院——一所经山东省教委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高等学院。建校两年来,学院在最初的中专、大专学历教育基础上,增设了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并与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建立了联系,学院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尽管开局良好,但常文光的目光却更为长远,拥有自己的校园才是长久之计。从去年3月开始,他实地考察5个月,最终将新校址确定在济南市南外环新兴文化区附近。新校园的一、二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占地100亩,将配置现代化的语音实验室、高档的多媒体微机群、先进的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等。
  “我们是学院的主人,对学院的管理,我们学生同样可以‘参政议政’。”谈起山东经贸专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不但有感情,而且很自豪。
  常文光告诉笔者:“建院以来,我们主动向学生们征集意见,大到学院的规章制度、教学安排,小到食堂管理等等。”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专门聘请了200余名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兼职教师任教。在民办学校,生源大部分是高考落榜生,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张凉说:“天下没有差生,只有才能与品性未被发现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助学生们‘落榜不落志’,让他们成才。”如今,学院的管理日臻完善,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如今,山东经贸专修学院“一证”+“五证”的特色教育在省内外已小有名气。
  97级文秘专业学生杨勇说:“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多项基本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经贸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我们毕业后的求职空间,增强了我们的社会竞争力。”
  常文光院长告诉笔者:“我们根据教育部‘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并存并用’的原则,推行‘一证’+‘五证’+全面素质教育,让学生拥有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绿卡’。”“一证”,是指学生在校通过学历文凭考试或高教自考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或本科学历证书。根据市场需要,学院开设了财务会计、文秘、法律、经贸英语等12个热门专业。“五证”,则是指“国家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国家大学英语考试等级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公关职业资格证”和“秘书职业资格证”等五项实用技能证书。
  此外,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展开全面素质教育,“广告从业资格培训”、“形体”、“摄影”、“粤语”、“谈判技巧”等热门选修课的开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