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耀眼的榴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15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耀眼的榴花
  张弛
  上月25日晚,乌戈·查韦斯总统宣布,他正式建议将国名改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提交立宪议会批准。公诸于报端的这则不足200字的短讯,使我油然想起那株红英似锦的石榴树。
  在南美大陆采风的日子里,我曾于西蒙·玻利瓦尔故居的庭院里看到过它。据陪同的友人介绍,这棵树是玻利瓦尔生前亲手栽种的。浓密的枝桠上,挂满了繁花,一片猩红,一片烂熳。
  1806年正是榴花似火的季节,加拉加斯的爱国者频频相约在被称为“土生白人的国会”的这所宅第里聚会。在榴花盛开的石榴树下,他们热烈争论着祖国解放的道路。年轻的玻利瓦尔大声疾呼:只有埋葬罪恶的西班牙殖民制度,祖国和南美大陆才能挣脱殖民桎梏。“美洲是我们的祖国,西班牙人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旗帜是独立和自由”。掷地作金石声的这些铿锵话语,就像榴花那样火爆而炽烈,点燃起南美洲不同肤色的人们的爱国激情,召唤他们同仇敌忾地投身于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行列。
  也是在火红的榴花下,玻利瓦尔发下铮铮誓言:“只要祖国没有完全可靠的自由,我的宝剑决不入鞘。”自此,他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为祖国和南美洲独立而战的戎马生涯。从1812年发起“漂亮的战役”到1830年与世长辞,在整整18个年头里,那柄镶宝石的利剑从未离身。他骑着骏马,挥舞着战剑,指挥爱国军东进卡塔赫纳,攻克库库塔,血战梅里达,光复加拉加斯。1813年8月14日,故乡市议会拥戴他为爱国军统帅和政府首脑,并且正式授予他“解放者”的殊荣。面对年轻共和国在战火中的新生和失败,“解放者”犯难前往牙买加和海地,组织起更加宏大的爱国军在祖国沿海登陆,转战东部辽阔的奥里诺科平原,挥师西进跋涉泥泞的沼泽地带,穿行莽莽的热带丛林,翻越冰封的安第斯群山,终于在1821年6月29日赢得了祖国的最后独立。他一回到首都加拉加斯,便匆匆赶往故居,单腿长跪在那株石榴树下……
  紧接着,玻利瓦尔统帅的爱国军打响了著名的“南方战役”,同以圣马丁为统帅的爱国军对西班牙在南美大陆殖民统治的最后巢穴———秘鲁形成钳形包围。继被誉为“南美解放的曙光”胡宁之战后,玻利瓦尔的爱国军又在阿亚库乔草原同殖民军主力展开殊死决战。1825年1月25日上秘鲁宣布独立,为了纪念玻利瓦尔,即命名为玻利维亚共和国。
  经过10多年的浴血奋战,南美大陆各国人民以火和剑相继赢得独立。作为“拉丁美洲团结”的倡导者和力行者,玻利瓦尔又为捍卫各国新生政权、发展民族经济、加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广袤的拉丁美洲大地上,在“青铜骑士”塑像的底座上,在博物馆大理石的墙面上,甚至在偏远山乡小学校的入门处,都镌刻或书写着他的名言:“我们已经见到光明,但还有人想让我们回到黑暗中去;镣铐已经砸碎,我们已经自由,但我们的敌人还企图重新奴役我们。因此美洲将愤怒地投入战斗,而拼死的斗争是不会不胜利的。”“团结,团结,团结,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830年12月17日,玻利瓦尔在一所乡间别墅溘然长逝,年仅47岁。杜鹃啼血杜鹃红,征衣曾似石榴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才向人民交出了他的宝剑。他说:一个献身正义事业的斗士“不是为权力而战,也不是为财富而战,更不是为荣誉而战,他仅仅是为自由而战。”正因如此,一个半世纪以来,作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卓越政治领袖和军事统帅,他的英名和业绩世代传扬。
  行色倥偬的旅途中,我们留意到,南美洲许多国家的城市都建有玻利瓦尔纪念馆。料必是出于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的崇敬和爱戴,馆内都植有他生前特别喜爱的石榴树。我对榴花情有独钟,就是在那次采风归来之后,确切地说,是在瞻仰他的故居院中那片耀人眼目的榴花之后。在夏日骄阳的直射下,那怒放的榴花,犹如一束熊熊燃烧的火炬,犹如一位伟人跃动的心房。从此,榴花便成为我心目中炽烈、赤诚、神圣的象征,一位对祖国对人民披肝沥胆、大智大勇的爱国者的化身。此刻我在想,倘若委内瑞拉立宪议会批准了总统的提议,在格兰德河以南的辽阔土地上,不是将会出现第二个以这位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杰出斗士的名字命名的国家吗?不管他的同胞作出怎样的选择,都表达着对他的品格和思想的追思和赞颂。
  题图: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市中心的玻利瓦尔雕像。(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