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意大利重视果菜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29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跨世纪农业系列报道(8)

  意大利重视果菜篮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罗晋标
  在罗马市中心的意大利全国中小企业协会,记者与在那里办事的特雷亚哇蔬菜农场主卡苏奇先生不期而遇,话题自然扯到了意大利蔬菜水果的生产和加工问题。
  卡苏奇先生主要经营一家进出口公司,特雷亚哇蔬菜农场是他和夫人业余经营的家庭农场,1994年建立,拥有62公顷土地,每年4月至10月雇用季节工20人左右,主要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菜瓜、豆角等。农场的机械化程度很高,有4台大型拖拉机及所需各种配件,2.5吨卡车1辆,今年要开始使用豆角收获机。农场各种产品年产量约1500吨,其销售方式有两种:一半交罗马市农贸总市场代销,代销商按市场标价销售结果提取佣金;另一半按合同定价卖给农场附近的马吉果菜加工厂。前者有一定风险,但价格比较高;后者虽定价低些,却成交可靠。
  卡苏奇先生强调,农场生产必须适应消费者要求,既要中看,又要好吃。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亲自调查市场,由专门聘请的技术员从种子公司选择包括通过遗传工程栽培的良种,实行自动化灌溉和科学施肥。
  应记者的要求,卡苏奇先生安排并陪同记者参观了马吉果菜加工厂。该厂在罗马城北50公里处,离卡苏奇的农场只5公里远。这是马吉家族两兄弟朱利奥和斯泰法诺于1990年创办的家庭式新鲜果菜加工厂,开始时系小规模经营,全厂仅4人:兄弟俩加两名工人。如今它已成为意大利最大的私营新鲜果菜加工厂,有职工60多人,哥哥任总裁,弟弟管农产品收购。记者来到1年多前刚迁入的新厂址,全厂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设有5个车间和电脑化的厂部办公室。来自许多农场的新鲜果菜在这里经过加工包装后卖给超市和餐馆。
  我们参观了各个车间。进货车间面积600平方米,有3个入口,农场的车在这里卸下由加工厂提供的小塑料筐分装的各种新鲜果菜,经严格的质量检查后过磅,然后立即送进紧挨着的冷库车间。该车间有14个冷库,每个体积350立方米,其中10个为低温冷库,库内恒温5至6摄氏度,用于存放新鲜蔬菜,一般只存放一两天,带叶生菜仅一天;另有4个冷库,恒温10至14摄氏度,用于存放水果。另还有3个农产品加工包装车间,都很大,有根据不同需要而设的各种产品清理、分类、包装的自动流水线。大部分产品按种类进行标准化加工。苹果每塑料袋2公斤,柠檬和柑桔装网袋,葡萄包在上面为透明塑料薄膜的塑料盘内,生菜装在小木箱中……这些车间里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下午5时到次日凌晨4时。产品加工包装后送到发货车间,上午11时至下午2时为客户订货时间,发货车间按订单送货上门。加工厂每周向罗马12个小超市提供价值1500万里拉的产品,向4个大超市提供1200万里拉的产品。另外每周向40个特大超市各提供5000万里拉产品。斯泰法诺先生在办公室接待了记者,他说,加工厂每天向罗马供应7000筐新鲜果菜,其中80%给超市,1998年工厂营业额估计为170多亿里拉,但属于“亏损”年,因为为扩大再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
  斯泰法诺先生强调,无论如何,加工厂的9年是成功的9年,其成功的秘诀是以质量加服务来赢得竞争。果菜加工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季节性强和竞争性强,绝对不可能从报纸上获得信息,而必须善于在每天与顾客和市场的接触中了解情况,捕捉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加工厂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交流情况,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为了从全国各地都能收购到新鲜果菜,工厂雇了7名可靠的代理人,他们与工厂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在各地进货,在进货价格和产品质量方面提供保证。由于加工厂已闯出牌子,供货者都比较可靠。对新的供货者或新产品,工厂则先小量试购试销,再根据效果决定取舍。
  斯泰法诺先生在回顾其加工厂的发展史时感慨万千,他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职工的管理;其次是新鲜果菜的生产和加工季节性强且风险大,只能凭经验去冒险。但是,经过加工包装投放超市的新鲜果菜购销两便,颇受生活节奏快的现代消费者和超市经营者欢迎,代表着现代果菜产品消费的方向,很有发展前途,因此冒这个险值得。(本报罗马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