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八堂湖水明似镜——韩国加强治理环境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17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八堂湖水明似镜
  ——韩国加强治理环境之三
  本报驻韩国记者王林昌
  在韩国汉江的中游、南北汉江和京安川交汇的八堂地区,有一片用堤坝围建起来的人工湖水———八堂湖。如今,它已经作为南北汉江流域的京畿道和汉城市区近2000万人口的主要饮水源而备受人们重视。
  初夏的一天,记者驱车前往汉江水质检测所采访。在八堂大坝的入口处,设有一块绿色的标语板,上面醒目地写着严禁在湖中游泳、划船和钓鱼,严禁在湖区丢弃垃圾和洗车等内容。自1975年起,八堂湖已作为上水源地区而受到法律保护,其后,又被指定为湖水水质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在这一地区内,不得修建其废水排出量超过500立方米的营业场所,也不得设立排出有重金属、农药、杀虫剂等特定有害物质的企业,并禁止这一带的务农人员使用化肥,使这一地区几乎成为了一个没有工业污染的地区。
  汉江水质检测所的一位环境研究员让记者乘坐一艘快艇参观了八堂湖。湖内碧波荡漾,水面洁净,没有任何浮游杂物。一眼望去,除了在湖上急奔的检测快艇,湖上果然不见一只游船。在八堂湖的南端,设有一个游园地供人们游览,只偶尔见有几个人在湖边驻足,而没有一个人游泳。清澈的湖水通过巨大的地下管道流向汉城,再经净化处理后供居民饮用。八堂湖总共只有4平方公里的水面,平均水深为6.5米,外形也与河川相似。每天平均从上游流入到湖中近3000万吨水,只有1/4被留作饮水,其余3/4均被放流,其水在湖中存留的时间只有5天多一点,故八堂湖的水质改善和保护的难度也就更大。这位研究员告诉记者,如今八堂湖的水质生化需氧量(BOD)仍可维持在每升1.5毫克的水平上。
  这所唯一设在湖边的汉江水质检测所,一方面负责八堂湖水质的调查检测,一方面从事水质防止污染技术的开发。他们定时定点地对八堂湖水的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含有量等十几项指标进行综合研究,还通过设置在南北汉江、汉江干流和京安川入口处的4所污染早期报警设施,对流经八堂湖的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经废水处理厂处理后流入八堂湖的水是否达到标准,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最近,他们正着手进行一项清除蓝藻类的技术研究和试验,以便找到更有效的清除办法。
  到1998年底,八堂湖已建起了21个污水处理厂,36个人畜粪尿处理设施,该地区近78%的污水已得到处理。目前,一座新的、规模更大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兴建中,预计今年年底便可投产使用。
  韩国政府为加强汉江水系的水质保护,从立法上增加了一项新的保护区制度。按照这一规定,在八堂湖水质特别对策区以内,在江湖流域1公里以内,禁止设置新的废水排放设施和兴建新的饮食、住宿设施和澡堂。为了保护上水源,国家将通过补偿损失的办法从私人那里收购沿湖地区的土地并转换成公有土地,再通过植树造林和建立人工水草岛等方法来涵养土地,减轻污染,改进水质。
  除此之外,就是设置专职的环境监视队,利用环保人员和社会环保团体一道对汉江水系水质进行不间断的流动检查,对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质追根溯源,及时采取对策。
  根据韩国环境科研部门的预测,随着汉江地区人口和生产活动的增加,在今后几年内,这一地区的污染水和BOD的发生量仍有增加的趋势,为此,韩国政府自1998年起已追加了一项保护汉江八堂湖等上水源的特别投资,用于增设污水终端处理厂和防止八堂湖发生绿藻的科研工作。按照有关水质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汉江八堂湖地区的BOD值最终需要达到每升1.0毫克的水平。届时,八堂湖的水可直接饮用,八堂湖也将更加清澈明净。(本报汉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