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阳光下的竞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17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聚焦

  笔试、面试、答辩、智力测评、电视演讲,环环都在监督之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谁作弊就摘谁的乌纱帽,虽说这样并不能保证优胜者没有缺陷,但可以保证“尺子”公正。且看石家庄如何选“官”——
  阳光下的竞争
  本报记者何伟
  7月1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公开选拔的23名县区长助理正式走马上任。这批经笔试、面试、答辩、智力测评、电视演讲等多项严格考试脱颖而出的青年干部,在当地一度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今年4月,石家庄市委作出决定,从40岁以下,有大学学历的科级干部中公开选拔一批副处级干部充实县区领导班子。公告见报5天,咨询报名逾1500人。
  有妻子替丈夫报名,领导替下属报名,同事替同事报名,夫妻双双报名……反响十分强烈。经初审,符合报名条件的共729人。
  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冲着“官位”而来。
  凌青利和夫人一起报了名。这位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没能去研究物理,而是分配到土地局的办公室写材料。终究是名牌大学学生,干一行成一行,颇受领导器重,提拔为局办公室副主任。朋友劝他“安分”一点,他却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武功”。“我总觉得还有精力和能力干更多的事。”
  没有比选人更复杂的工作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话是这么说,但在操作上,“内定”、“后门”等“暗箱操作”屡见不鲜。为此,市委书记陈来立表态,谁作弊就摘谁的乌纱帽,并设立举报电话。同时,为把“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招考贴近实际,贴近岗位需求,他们在全国首次引入智能测评技术,进行人机对话。这种新型技术,主要是客观测试领导能力、国家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和智力水平。
  闯过笔试、答辩和智力测评关的92位考生,最后汇聚石家庄电视台演播大厅,以面向全市群众演讲,作为这次考评的最后一轮角逐。场内,“群众旁听,现场打分,当场公证”;场外,千家万户看直播。
  履新的23个县区长助理,年轻化、知识化,无疑达到了设计者的预期目标。人们发现,这还不是最大的收获。
  “它在全社会特别是我们年轻干部中产生了极好的导向作用,使跑官的断了念头,干事的有了劲头。”一位年轻干部如是说。
  一些地方跑官、要官、买官的现象使我们常常背着不清不白的“黑锅”,你选拔任何一个干部,别人都会认为你拿了人家的好处。组织部门的同志说,“公开,可以还我们一个清白,树立人们对清明政治的信心。”
  23名优胜者就一定能胜任他们追求的职位吗?石家庄的回答是否定的。“唱功”棒、“做功”差的干部也屡见不鲜。组织部规定:县(市)区长助理实行一年试用期制,试用期满,经组织考察,能够胜任工作的,正式办理相关手续;不能胜任的退回原单位。届时,会有被淘汰的吗?新乐市市长助理盖海洲走马上任并无太多的得意,他认为真正的考试才刚刚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