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戏剧舞台好精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20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戏剧舞台好精彩
  ●调整眼光看“霸王”
  ●话剧《脊梁》激昂悲壮
  ●《骆驼祥子》三度进京
  本报记者刘玉琴
  今年的戏剧舞台因共和国五十岁生日的来临显得格外生机盎然,绚丽多彩。日前在沈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二十四台参演剧目繁花似锦,各具风采。戏剧人勇于探索,融入时代气息的艺术追求,为共和国五十周年庆典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海淮剧团演出的《西楚霸王》是一出现代寓言史剧,在取材于《史记》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民间文学素材,演绎出戏曲舞台从未有过的新形象。以往的戏曲舞台上,霸王的形象是黑头花脸,带有草莽气和苍老感。而观赏这出戏,观众却需要调整眼光。据史料载,项羽死时不过三十出头,故此剧以生角扮演,剧中的霸王英俊气盛,铁骨柔肠,一改往日的舞台形象。编创人员将西楚霸王项羽定位在一个大时代中没落贵族热血青年的基点上,着力展现他性格中率直、率真、率情、率性的特点,围绕他同时作为“战神”和“爱神”的两面,描绘出中国人心目中这个“不败英雄”的人格本质,试图以此呼唤现代人心中已经日渐淡薄的英雄情怀、浪漫品质与唯美气质。《西楚霸王》在文本创作上同样走的是一着险棋,将耳熟能详的项刘之争改成了项韩之斗,但却因此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它突出了楚霸王虽败犹荣的悲剧英雄性格。
  淮剧《西楚霸王》对旧戏融入了现代诠释,它使人强烈感受到对现代的关注,对人的生命的思考。这出戏具有质朴犷放的个性,又大胆借鉴影视和舞台艺术在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在传统戏曲如何贴近当代观众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的《脊梁》则是一出现代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北方某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企业的振兴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厂长石清和以铁良、铁永山为代表的两代工人,不怕挫折,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奋斗,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作品描写了在困境中挺立的一群人,热情讴歌了他们无私奉献的品德和爱厂爱国的崇高精神。
  话剧《脊梁》质朴、凝重、大气,虽然表现的是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工人阶级却始终保持“脊梁精神”这一主题,但又没有生硬的说教。它借助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和严谨流畅的结构及干净利落的语言,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忧患意识让我们看到剧作家对困厄中光亮的发现,对追寻中希望的捕捉,对平凡中崇高的礼赞,透露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哈尔滨话剧院已几年没有排演新剧,为生存发展而斗争的激昂悲壮的心路历程与《脊梁》所反映的内涵有一种契合,所以演来朴实、自然、生动,看后让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在京城曾两次引起轰动的京剧《骆驼祥子》近日又三度进京。半年多来,《骆驼祥子》除一举荣登第二届中国京剧节金奖榜首,参加老舍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和中韩日戏剧节,剧中祥子、虎妞的扮演者陈霖苍、黄孝慈今年4月双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荣誉之外,《骆驼祥子》还始终坚持面向观众,走进演出市场。迄今,此剧已在上海、杭州、宁波、江阴、常州等地演出40多场,所到之处都受到观众和文艺界同仁的欢迎和好评。每次演出谢幕时,观众掌声不息。难能可贵的是,剧团演职人员还将每一次演出都作为攀登艺术高峰的新起点,坚持在实践中广泛听取意见,不断加工磨练,使《骆驼祥子》常演常新。首次进京时,全剧演出两个半小时,二次进京时,压缩至两小时二十分,三度进京时又将全剧浓缩在两小时一刻钟内完成,加快了唱念节奏,对一些唱腔念白重新进行艺术加工,更好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江苏省京剧院对艺术精益求精在艺坛已传为佳话,而在参加多种活动的同时,又注意开辟演出市场的实践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此番进京演出之后,《骆驼祥子》还将赴河北、河南、广东、福建、湖北等地巡演。江苏省京剧院院长高舜英说,获奖戏不应成为封箱戏,应该经受市场的考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她说,我们还将在唱念、舞美等方面进一步打磨,使之更优美灵活,更适合观赏需要。(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