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世纪之交的现代邮政——访万国邮联国际局局长托马斯·利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22
第3版(综合)
专栏:

  世纪之交的现代邮政
  ——访万国邮联国际局局长托马斯·利维
  本报记者卢新宁孟宪励
  谈世纪之交的现代邮政,对于大半生致力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万国邮联国际局局长托马斯·利维来说,是了然于胸。正忙于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各项准备工作的利维先生,于邮联大会开幕前夕,在北京他的办公室接受记者的专访。
  快捷、方便的电子传真、电子邮件、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正使邮政面临着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有过的挑战。人们选择邮政作为通信手段的时间还能持续多长?邮政业未来的命运如何?面对这一许多人都会有的疑问,利维更愿意把记者带向历史的深处,让历史告诉现在。
  几乎整整的一个世纪以前,迅速崛起的电报、电话就如今天的信息技术一样对邮政带来的巨大威胁,正是邮政业对这种挑战的积极应对使得邮政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与人们生活一刻也不能分离的东西。历史证明,邮政业的改革与发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改革与发展使得邮政业始终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利维强调,因为竞争才迫使邮政做得更好。当前邮政受到的挑战是有目共睹的,世界范围内的邮政效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重的滑坡。但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处在信息技术壁垒中的邮政已显露出希望的曙光。信息技术不仅不会成为邮政的对手,反而转化成现代邮政的手段。比如,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EMS邮件跟踪查询系统成为可能。用户在家中就可以利用网络,通过电脑查询自己的邮件目前到达的位置。现在世界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70个国家建成使用了这种跟踪查询系统。再比如,尽管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E-mail在网上定购商品,但商品也需要有人送到家门口。那么,以实物传递而擅长的邮政业也就正逢其时,大显身手。同时,邮政业也应该积极拓展信函投递等传统业务,随着电子消费方式的兴盛,商业信函、广告信函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信函业务中最重要的增长点。
  利维更关注邮政业内部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已打破邮政业务的垄断,有些国家已把邮政从政府部门中脱离出来。一个开放的、面向市场的邮政体系正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我们向用户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和更优质的产品。
  但事实上,管理不善、成本过高、工作效率偏低、员工素质有待提高都影响了邮政行业的服务质量,降低了经济效益,这是世界邮政面临的共同问题。万国邮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邮政业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与世界银行、区域性银行的合作,提供项目资金,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拓展邮政业务和提供新技术支持。
  利维喜欢把这次万国邮联大会同上个世纪末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五届万国邮联大会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两次相隔一个世纪的邮联大会都是在邮政业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召开的。一个世纪前的电话、电报和今天信息技术都使邮政业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与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在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中制定一些面对这些挑战的战略性计划,将来我们便会在许多世界地区看到邮政服务的衰落。”
  更为重要的是,正是一个世纪前的那次华盛顿大会,邮政业正处于初期的中国政府首次向邮联大会派出了特使,使中国与万国邮联联系在了一起。不过伍廷芳作为清政府特使是形单影只地参加了这次会议;今天的中国却负责着世界上最大邮政网的运营,现正接受全球邮人的注目,并同来自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邮政代表团汇聚北京,共同商讨下个世纪的邮政大业。
  利维对这次邮联大会的组织工作赞佩不已。精良的设备、设施,快捷的工作效率,勤奋的员工都让人感受到古老而现代的中国所具有的活力。他更愿意把大会看作中国邮政的一个窗口,实行邮电分营仅仅一年的中国邮政正向世界证明着自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