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里程碑式的历史坐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25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里程碑式的历史坐标
  张虎生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一个彪炳史册的盛大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像雷一样发出震动着世界的声音……”五十年前,一位亲历过开国大典的著名诗人,曾经挥写下这样大气磅礴、撼人心魄的华章。
  今天,当举国上下迎接新中国五十华诞来临的喜庆时刻,人们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不约而同地发现:在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演进的长卷中,她是一个极不寻常的、里程碑式的历史坐标: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是本世纪判若天渊的两个五十年的分水岭;五十年后的十月一日,既是即将送别的二十世纪与响着强劲足音正向我们走来的二十一世纪两个百年的临界界碑,又是公元两个一千年更迭的“千禧年”。
  革命和建设,是本世纪中国人民的两大主题。以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为伟大转折点,以血与火赢得翻身解放的中国各族人民,昂首阔步开始了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新长征。尽管和平建设之路并不像长安大街那么平直,然而,亿万建设者在以薪火传承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非凡的勤劳和智慧,在昔日满目疮痍、百业凋敝的废墟上,建设起一个充满蓬勃生机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十年前,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政权行将崩溃之时,西方敌对势力曾经恶毒地诅咒:“中共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在这些女巫般的预卜被铁的事实击得粉碎的今天,他们又慑于在改革和发展中迅速崛起的中国的强大,转而鼓噪“中国威胁论”,图谋推行“西化”、“分化”和“遏制”的新战略。这种既可笑又可悲的变化,恰恰是中国五十年沧桑巨变的绝好反证。
  忘记过去就会失去未来。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民,当然会以宽阔眼界去审视天壤之别的两个世纪。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历史记载的是列强瓜分积弱积贫的中国的争斗。一八九四年中国在抗御外侮的甲午战争中失利,次年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一九○○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借机大举进犯攻陷北京,次年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新的世纪之交,这个世界关于中国将是未来多极世界中为和平与发展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的力量的预测成为热门话题。一九九五年,我国胜利完成“八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江泽民主席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家元首身份出席了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一九九七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如果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饱经忧患、奋起抗争、走向富强的大变革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无疑将是一个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所带动的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大发展时代。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由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和海洋开发等技术赫然构成的新科技群,标志着生产力质的飞跃时期已经到来。以创新精神为民族之魂的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二十一世纪新科技革命的严酷竞争中,拥有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人类将要跨过二○○○年这个千年一遇的历史坐标,此时此刻谈论“千禧年”是很自然的。颇有意味的对比是,公元一千年之初,中国的农业、手工业、矿业、制瓷和丝织业取得长足发展,开始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活字版印刷术出现。而欧洲刚从残破衰败中开始复兴,一些国家正在形成,其他地区则笼罩在频仍的部族战争和宗教冲突的阴云之下。迎接“千禧年”的到来,不仅表达着一种生逢新的千年起始的庆幸与自豪,更寄寓着对祖国和人类美好前景的深远祝福。我们坚信,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的千年里创造出震古烁今的灿烂文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