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福建农村一项调查表明农民钱挣多了花得少了生产性投入减少消费市场仍较疲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26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来自一线

  福建农村一项调查表明
  农民钱挣多了花得少了
  生产性投入减少消费市场仍较疲软
  据抽样调查统计,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487.3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92元,增长6.1%,其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但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为782.6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05元,下降0.8%。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打工收入增加较多。上半年,农民人均从各类企业和单位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为476.2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27元,增长14.8%。二是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继续增长。人均达到307.8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89元,增长4.4%。其中,第三产业收入人均增加10.65元。三是转移性收入增长快。农民人均从在外人口带回寄回、亲友赠送、国家救济等方面得到的转移性收入达190.7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22元,增长15.2%。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特点呈“一平三增四减”:“一平”是指农民购买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基本保持上年同期的水平。“三增”是居住的支出达到111.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是各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交通与通讯的支出增长11.1%,文化和教育的支出增长近3个百分点。“四减”是指食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服务类的消费支出与上年相比,呈下降的态势。其中,食品类的现金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3.3%,衣着类下降5.3%,医疗与保健下降27.5%,服务类下降20%。由于农民消费常项如吃、穿、看病支出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颇大,表明目前我省农村消费市场仍处于疲软状态。
  此外,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生产投入(支出)为253.7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其中,农民人均短期生产投入(支出),即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6.8%,但农民人均中长期生产投入(支出),即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支出比上年增长18.9%。农民生产性投入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从长远来看将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消费减少的原因,一是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农民增加的收入多数来自“打工”工资。由于农副产品价格自1997年以来持续下跌,如今年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价格,除烟叶增长19.9%外,粮食和油料作物基本与上年持平,糖料下降15.8%、茶叶下降3.1%、蔬菜下降25.2%、水果下降11.2%、水产品下降5.4%。因此,尽管我省农民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出售量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可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2%。由于农民家庭生产性收入减少,迫使更多农民走出家门打工,以增加家庭现金收入。二是消费品价格下降,农民消费层次提高。上半年,农村的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除居住和医疗保健的价格指数略比上年有提高外,吃穿行等的物价指数都比上年同期低。由于占支出比重大的消费常项物价低,且购买数量增加不多,支出自然减少。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出现了农民把更多的钱投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教育水平等较高消费层次的趋势,这客观上有利于农民提高消费质量,但不利于激活农村市场。
  福建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郑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