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二十世纪的两个五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27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祖国颂(2)

  二十世纪的两个五十年
  本报记者周庆杨健
  “现在正是购买大件的黄金季节”——根据一位经济学家的建议,8月14日,北京的张先生拿出他一个月的收入2780元,买了一台74厘米的康佳牌彩电。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连着4个周末,他去蓝岛商厦调查行情,发现彩电品种丰富,“都有点眼花缭乱了,顾客摩肩接踵,群众消费水平不低”,张先生感慨,12年前,他两口子20年的积蓄还不够买一台47厘米的彩电呢!
  那么,在本世纪初,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又在想什么呢?1900年8月4日,《中国日报》发表思想家、学者章太炎的一篇文章《解辫发》:“余年三十三矣,是时满洲政府不道”,所以想脱掉长袍马褂、剪掉辫子呢!一日,朋友送来西服、帽子,便毅然“断发易服”。时人评价此文“霹雳半天,壮者失色;长枪大戟,一往无前”,堪称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发表最早的革命文字!
  那条记录着大清王朝光荣与耻辱的辫子被抛弃了,中国关于新世纪命运的思考和抗争,就从这里开始。
  奋斗与梦想
  “在旧中国,讲改革是要犯罪的,要杀头,要坐班房。但是在那些时候,有一些立志改革的人,他们无所畏惧。”毛泽东这段话,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头50年的情况。
  立志改革的人们,要找到一条能救中国的道路并不容易。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却没有能制止袁世凯复辟称帝;1919年的“五四”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批判传统儒学并未能阻止几十年的军阀混战;蒋介石窃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胜利果实,建立的南京政府却反共、反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长期采取不抵抗政策……面对如此复杂的历史演变,连优秀的哲学家也感到困惑,罗素在研究了旧中国的情况后说:“我不会让自己去鼓吹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但是,你很难知道应该对具有爱国主义热忱的中国人说些什么,对正在探寻救国道路的中国人说些什么。”
  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赵一凡研究员则感觉清醒:世上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不耻下问,虚心拜师?中国留学生自清末幼童放洋,到新中国成立,已历三代,众书生反复思考与争辩的结果,依然国难当头,自身难保,只能走向革命,汇入以民众为主体的民族解放大潮。”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耿云志研究员眼里,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成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苦苦求索的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了救国的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此后50年,中国人民在实现强国之梦。然而,确立一条强国之路并不比寻找一条救国之路容易。我们有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受过苦痛和挫折。然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中国走向成熟,党中央曾三次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顽强地把新中国带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一次是1949年3月5日,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而城市中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一思想导致了全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全国工农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新中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第二次是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到“文革”爆发前,这一决策使中国积累了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次是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中国在20年的时间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出现了新中国最稳定的建设时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两个文明比翼齐飞。
  激情与理性
  1971年8月,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回到北京,见到阔别22年的老朋友邓稼先。他要挚友澄清一个谣传:中国研制原子弹得到了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美国人的帮助。8月16日,即将离开中国的杨振宁收到邓稼先的一封短信:已证实,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一时间,杨振宁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离席,去洗手间整容。
  这是积蓄了百年的热泪,让它尽情地流淌吧。
  进入本世纪以来,从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的白手起家,到西南联大的漫长跋涉;从王淦昌提出中微子实验方案,到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科学救国”的信念始终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然而科学之花要结果,不只需要激情的催化,更需要有稳定的环境、发展的经济和理性的土壤。
  新中国成立之初,即以极大力量争取在国外的科学家回到祖国的怀抱,接着,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另一位伟人作出新的论断,宣布了一个崇尚真理的时代真正来临。1988年,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识,第一次如此坚实地建立在理性的基石之上。以它为逻辑起点,知识和人才的地位得以奠定,“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得以孕育成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和高科技产业化的总体框架得以建立……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不再只是将科学技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应急的手段,更把科学方法视作管理和决策的基础,把科学精神当成塑造现代文明的指南。
  以往那种违背实际、违背规律,甚至违背常识的盲动,终于被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代替;那种靠拍脑袋作计划、出数字的行为,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一批又一批的政府公务员开始有计划地重新接受培训和学习;造诣深厚的学者和专家经常被邀为中南海的座上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讲座;科学正在成为亿万群众的精神食粮,装神弄鬼的“法轮大法”在科技之光的聚焦之下只能“纸船明烛照天烧”……
  在清华大学,一位叫詹森的外籍教师向他的学生讲起这样一件事:听说他要赴中国任教,他的祖父竭力反对。1938年,老人曾经亲眼看到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之后,如蚂蚁一样在河水中飘浮的中国人。詹森说服了他的祖父。他告诉老人,那个疯狂的时代结束了,他举例:为了三峡工程的上马,中国政府组织数以千计的专家论证了将近40年。是啊,一个理性早启的中国,正以现代科学思维重塑民族之魂。
  传统与进步
  往事如镜。1931年江淮大水暴发之前,史沫特莱到苏南农村考察。“村子由七零八落的土房子组成,门前是脏水沟,村民都有皮肤病,有的儿童头上长癞生疮。妇女在池塘上边洗菜挑水,在下边倒马桶,粪便又用作土地肥料。”中国农民仿佛停留在“中世纪”的生活,令这位美国作家感慨万千。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如果史沫特莱们再到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走上一遭,看到的将是一幅完全不同的图景。且不说像华西村那样让城里人艳羡不已的苏南乡镇,即使是在一些偏远的中西部农村,买早点、烧煤气、看电视、装电话也开始成为新的时尚。这使人想到美国专栏作家埃尔索普的名言:中国人只要得到一半的机会,就能创造奇迹。
  中国人的生活已经从一种封闭的状态,开始进入到宽松、明朗、自由的新方式。到国外去旅游,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用信用卡付账,靠银行按揭买房,都有了过去从未有过的自由。一种现代化的消费观正从这一代人开始建立。
  随着眼界的开阔,消费观里更多地注入了时代特征和健康内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免掉排场的婚礼,到郊外去种树;会拿出金钱和时间参加业余培训、自学考试、申请充当志愿者……
  当大多数人生活的水平与质量日益提高的时候,全社会对贫困人口也寄予更深切的关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人,在农村总人口中的比例为4.6%。这无疑是一个奇迹,是中国人权事业的伟大成果!在城市,已全面实施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失业保险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今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又宣布,中央已决定提高这三种保障标准,并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以补助。人们又一次体会到共产党人的特点,那就是从最基础的层面上为最基层的绝大多数群众着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