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从劳模到总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31
第1版(要闻)
专栏:与共和国同行

  从劳模到总裁
  符和友口述本报记者鲍洪俊整理
  从1957年的首届全国劳模,到今天的和友集团总裁,我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国兴民富。
  1936年,我出身于海南岛文昌县东郊一个“革命堡垒户”家庭。新中国成立时,我只有14岁。翻身的喜悦使我热血沸腾,决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岁时我担任了广东省文昌县封塘乡党支部副书记、建华山椰子高级合作社社长。我带领乡亲们种粮、捕鱼,发展椰子加工业,全社人均分配额连续两年居海南岛前列。1957年我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我至今还铭记着周总理的叮嘱:“小符,你回去后要把椰子种好、管理好、加工好,让乡亲们尽快富裕起来!”
  从北京归来,我和乡亲们种了2万多株椰子树。这一年,光椰子就创收30万元。社员的工分值比其他一般合作社高出好多倍。50年代末期,我们建华山高级社所在的东郊地区光椰子树就达到6万多棵。如今,“文昌椰子冠海南,东郊椰子半文昌”,东郊椰林成为名扬岛内外的旅游景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的心气大增,毅然创办了文昌县东郊公社椰子加工总厂,加工出椰子糖、椰蓉等产品,椰子加工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乡亲们的致富产业。但由于产品市场没打开,乡椰子总厂发展不快。
  1988年,党中央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乡椰子加工总厂迎来了发展机遇。两年的时间里,我们请上海、广州的食品专家相继研究开发出椰子保鲜技术和“椰林牌”椰子汁。椰子汁产品系国内首创,远销北京、上海、西安、成都、贵州、广州等城市。
  与此同时,东郊椰林的旅游价值逐渐显现。1989年,我在东郊椰林海边创建“和友海鲜舫”后,又投资在海口创办经营海鲜的和友海鲜馆。
  人逢盛世精神爽。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解放前食不果腹的华侨子弟,竟能在花甲之年,创建起一个拥有食品加工、餐饮业等10多家企业、数千万元资产的集团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