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海绵效应”在怀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28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小城镇建设

  “海绵效应”在怀柔
  李晓鸿
  经济学家们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在科学规划和建设下迅速崛起的中国小城镇就像一只巨大的海绵,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人流、物流及资金等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种“海绵效应”在北京怀柔得到了验证。怀柔县近几年来“人气”日益旺盛,在吸引房地产、工业企业等各项投资方面成绩同样不菲。据介绍,去年,仅有26万人口的怀柔县共接待游客467万人次,创综合效益2.6亿元;其重点培育的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包装印刷、新型建材4个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优势骨干行业已形成221家企业,创产值37.6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54%;房地产开复工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商品房年销售量的1/3由县外人购买。
  住在怀柔,福气的确不小。目前,县城地区的绿化覆盖率达55.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7.2平方米。1997年,怀柔县被首都绿化委员会、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京郊第一座园林式城镇,同时成为京郊唯一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县。
  与人们选择中意的栖身之所一样,一些投资项目和企业对怀柔清新的空气、优质丰富的水源也表现出了十分的钟情。在全国饮料中销量很高的“汇源”、“健力宝”、“红牛”、“茹梦”全都入住于怀柔。最近,国内品牌最老的正广和纯水也在这里建厂投产。
  据统计,怀柔县现有饮料生产企业25家,年产出能力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其中,亿元以上的5家、10亿元以上的3家。去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产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7%。
  怀柔人认为,要想使一个地区发达、富裕、繁荣,搞好投资环境的建设十分关键。尤其是中小城市,只有像海绵吸水一样对经济、文化产生一定的聚集,其发展才能发生质的飞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